茶,在潮汕地区被叫做“茶米”。对潮汕人来说,喝茶就像吃饭一样,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几年,广东潮州潮安区凤凰镇借茶而兴,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再到“以新取胜”,凤凰镇向“新”发力,向“高”攀登,不断扩大凤凰单丛茶产业优势,助力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潮州凤凰镇,是凤凰单丛茶产地,至今已有900多年的种茶历史,基本家家户户以“茶”为生。截至 2023 年底,潮州市茶叶面积达到 27.69 万亩,同比增长 14.8%,产量 3.26 万吨,产值 81.95 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潮州凤凰镇。

工夫制茶有讲究 传统炭焙为单丛注入灵魂

在潮州,凤凰单丛茶是金字招牌。单株采摘、单株制作、单株售卖,是单丛茶得名的原因。单丛茶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包括采摘、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制茶人的经验和耐心。

烘焙是制作单丛茶的最后一道工序,目的是去除茶中的水分、杂味。相比起电子化的烘焙方式,传统烘焙方式——炭焙是焙茶的最高技术。它技术性更强,耗时且费力,结果难以控制,需要师傅具有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至今,中高档的凤凰单丛茶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古法炭焙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师傅的焙茶工坊。

每年五月初,凤凰镇的焙茶陈钧师傅就开始“炭焙”了。上等炭敲成小块,装满焙炉,引火燃炭,等待炭火慢慢渗透到整个炉中。陈师傅介绍道,“覆盖在炭火上的灰色物质是稻壳灰,因为焙茶不能用明火,明火会使茶有焦味。稻壳灰有较好的透气性,覆盖在上面能控制所需的温度。”

陈师傅的焙坊共有16个焙炉,1个焙炉1天可焙10斤茶。每天16个焙炉全开,翻焙四五次,在小小的焙茶工坊里,陈师傅施展着“真工夫”。“把茶焙好了,就是我对茶文化最好的传承。”他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我是家中焙茶工艺的第四代传人,儿子现在也跟着我制茶焙茶,是第五代传人。我们世代靠这门手艺吃饭,手工焙茶是传统技艺的根,是单丛茶的魂,希望能够传承延续下去,不能断了。”

以茶促旅 促进茶旅深度融合

群峰竞秀,万壑争流,凤凰山脉不仅是山清水秀的旅游胜地,也是驰名中外的乌龙茶系凤凰单丛茶的主产区。近年来,潮安区倾力打造凤凰山茶旅走廊乡村振兴示范带,以良好的建设成果成功入选2022年度“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赢得省1亿元的奖励。网红打卡地棋盘生态茶园,仅1公里的木栈道两侧,就分布有十多种不同香型的单丛茶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棋盘生态茶园。

作为凤凰山茶旅融合示范点,棋盘生态茶园占地约200亩,遵循原有溪流走势,因地制宜打造集停车休憩、茶园观光、文化展示、研学体验、农产品展示售卖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茶文旅综合体”。这是潮安区凤凰镇近年来着力打造的网红打卡地,也是“凤凰山茶旅走廊”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这里,茶农用一部手机就可以种茶。记者在棋盘生态茶园内发现,现场分布了智能化喷灌设施、智慧天眼等设备。据潮安区“百千万工程”基层宣讲员黄坪林介绍:“茶农在家里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茶园的温度、光照、风速、土壤的干湿度等相关数据,从而实施智能灌溉和智能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慧天眼设备。

小众茶茶饮让年轻人上头让茶农有赚头

近年来,新茶饮行业强劲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约为3333.8亿元。《2023—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运行状况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达3749.3亿元。新式茶饮让年轻人十分“上头”,也让传统茶产业有了新机遇。

凭借着独特的名字,加之本身的天然韵味,凤凰单丛茶中的“鸭屎香”一直是新式茶饮的宠儿。潮安区“百千万工程”基层宣讲员黄坪林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鸭屎香柠檬茶、鸭屎香奶茶火爆全中国之后,现在对茶叶的需求量很大。凤凰镇每年大约是 600 吨的茶叶,某头部品牌一年的单丛茶叶量需求将近 100 吨,一个品牌的需求占总产量的1/ 6。全国的茶饮企业这么多,现在的茶叶供不应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凤凰镇茶叶种植。

无论是传统茶产业、茶旅融合,还是新式茶饮,在潮州,小小茶叶已变成“金叶子”,铺就了人们增收致富之路。这里的人们因茶而兴,因茶而富的故事仍在不断上演。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李佳滢

实习生 孙泷 晏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