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程度的不断加深,全球各地建立起繁华的中国商业街,其中商户多半是历史不同阶段出国讨生活的中国家族。游子在外多载思乡情切,渴望回到中国认祖归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便有这样一家流落在外的中国民族,历经381年的流浪,终于能够回归祖国怀抱,喊出那句朝思暮想的“我是中国人”!哪个这个家族有着怎样的历史,其又是如何克服困难险阻,回归我国怀抱的呢?

一、远在韩国的田氏家族

韩国是一个财阀控制的国家,其政府的背后是大量的财阀家族,掌控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对于尖端产业以及先进技术实施垄断,以此谋取高额的利润。

而在众多的韩国财阀中,有一户名为“田氏家族”的韩国上流家族最为特别。由于历史的遗留因素,韩国曾是中国多个朝代的附属国,这导致韩文与中国文字存在相似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大部分人的姓氏均在汉字中能够找到对应的文字,而韩国大部分姓氏也无外乎朴、金、李几种。这无疑令韩国上流社会的田氏家族显得格格不入。

田氏家族与韩国普通家族另一点不同,则是其家族祠堂、宅院设计有着浓厚的中式风格。而田氏家族的后代子孙更是从清朝开始,便前赴后继前往中国大陆,以贸易以及文化交流为目的,进行寻亲。

田氏家族之所以与众不同,原来是因为韩国的田氏家族是由中国迁移而去的田氏先人繁衍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田氏家族在韩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其家族内的年轻翘楚分布在韩国的军队、政界、商业之中,有大学校长、陆军司令等身份赫赫之辈,但其家族始终有着寻找中国亲属的想法,不甘忘却先祖的遗志。

皇天不负有心人,韩国田氏家族的寻亲人,终于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于2004年在我国的河北省找到了阔别长达381年的家族,韩国、中国两本田氏族谱终于得以合二为一!

那么在我国历史中,田氏家族的先人,究竟是因何原因走上了远渡重洋,前往韩国讨生活的道路?其在古代朝鲜又遇到了怎样的人生际遇,从而令田氏家族成长为韩国权贵家族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韩国田氏家族的寻亲之旅中,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在韩国田氏家族终于落叶归根之后,对于目前河北、韩国的田氏家族族人生活带来何种改变?

(注意:本文超过3000字,将展示一则广告。
如何快速解锁文章:
广告总时长为5秒。观看完毕后,请直接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广告。
观看广告时,请避免点击广告内的任何链接或按钮。只需简单等待几秒后关闭,即可返回文章阅读。
谢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二、田氏家族远渡重洋史

尽管目前田氏家族生活在河北的风正村,但其实田氏家族的祖籍位于山西省,其来自宋朝末期的田氏家族。

田氏家族一共兄弟四人,一位留在山西讨生活,另外三名兄弟则是远走中华各地,其中排名二哥的田彦来到河北境内定居,选择定居在“冯郑堡”娶妻生子。“冯郑堡”也就是现在风正村的前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朝时期,田氏家族已经是“冯郑堡”的大家族,其优秀子弟更是成为朝堂官员,为皇帝分忧。为表达对于清正廉洁田氏兄弟的奖赏,皇帝授命将“冯郑堡”更名为风正村。

明朝末年,田好谦担任风正村田家的家主,其十分具备商业头脑,彼时海运商路畅通,田好谦便通过朝廷朋友帮忙,做起了与朝鲜国的海上贸易。

尽管海上贸易令田家致富,但忙碌的贸易往来令田好谦没有机会回家,却不想家中遭了盗贼,大量财物都被董庄董士元偷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家作为风正村的权贵家族,自然咽不下这口气,集结人手对于董士元进行抓捕。董士元十分机敏,翻墙逃走,流亡之下意外加入明朝海军。

彼时明朝海岸深受倭寇骚扰,董士元凭借敢打敢拼的精神获得将军器重,多年之后荣归故里,摇身一变已经是颇有权势的军官。董士元回乡第一件事便设宴款待田好谦,后者担心是鸿门宴,不敢前往。

但又担忧董士元报复自己的族人,于是硬着头皮赴宴,却不想得到董士元礼貌招待,并将田好谦认作自己的贵人。

二人把酒言欢,酒席之间田好谦对于董士元描绘的海岸十分向往,于是董士元借机邀请田好谦上岛担任文职,增长见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好谦自然十分乐意,于是二人便一同出发,前往海岸驻守。战争中董士元身先士卒,却不想遭到敌军埋伏,被炮弹击中当场殒命!

并且乘坐的木船也被炸弹炸毁,无奈之下田好谦只能抱着木板在海上漂流。就在筋疲力竭之际,被一户渔民救下。

尽管渔民救了田好谦的性命,但双方语言不通存在交流障碍,彼时农民收入微薄,更是无法为田好谦提供吃食,无奈之下田好谦只能离开,在异国他乡成为了一名乞丐。

闲暇之余,田好谦只能在乞讨之时用汉字写下“我是汉族人”字样,渴望遇到认识汉字之人,从而带自己脱离苦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巧合的是,某次田好谦在学校附近进行乞讨之时,学校里面的一个老师认识一些汉字,并且认出了田好谦书写汉字的含义。

彼时朝鲜是明朝的附属国,于是他对于这位“天朝来客”自然是十分客气,邀请其进入学校吃饭,并且为田好谦安排了一个学校后厨打杂的工作。

闲暇之余,这位老师会与田好谦进行交流,并且教导其朝鲜语。而偶然一次课上授课的机会,田好谦旁听时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给出不同的见解,这令老师对于田好谦的才华感到惊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好谦自小便接触四书五经,算是周围十里八乡的才子,其知识水平对于彼时的朝鲜可谓是降维打击!在老师的强烈推荐之下,田好谦摇身一变成为朝鲜学校的老师,开启人生新篇章。

凭借田好谦的才华,十里八乡的居民都将孩子送进学校请求田好谦进行教导。而为了获得田好谦老师的重点照顾,渔民们争先抢后为田好谦介绍伴侣。

而在众多的推荐中,一位同样是从明朝流亡到朝鲜的汉族女子吸引了田好谦的注意。两个异乡人迅速拉近关系并喜结连理,最终诞下四儿三女,也是现如今韩国田氏家族的前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度过几年平稳日子之后,田好谦逐渐适应了朝鲜的生活。虽然远离故土,但是一家人的生活也算是安稳幸福。但就在某天,宫里大臣却突然来访,请田好谦面见朝鲜皇帝。

那么田好谦被朝鲜皇帝召见的原因为何,其田氏家族又是如何在朝鲜一步步壮大的呢?

三、田氏家族的壮大以及落叶归根

田好谦不明所以、诚惶诚恐,被大臣带到朝鲜皇帝面前。皇帝见到田好谦到来,立马让下人赐座,并且对于田好谦十分尊敬。

通过朝鲜皇帝的解释,田好谦才明白,之所以被皇帝召见,是因为曾经的学生都十分争气,现在大部分都已成为朝鲜王朝的栋梁之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朝鲜皇帝召见田好谦,也是仰慕他的才华,并赋予田好谦重要的官职,令其成为统治阶层的一员。

在皇帝的器重之下,田好谦摇身一变,从乡野教师一跃成为国家重臣,享受高官厚禄。而随着田好谦在朝堂之中才华的进一步展现,其受到皇帝器重更甚,田氏家族在朝鲜地位显赫。

但随着年纪的逐渐增长,田好谦对于故土的思念之情愈发难以抑制。甚至在晚年之时,不断痛哭流泪,导致眼睛都被哭瞎!

为了帮助父亲满足遗愿,田氏家族的后代子孙在韩国为田好谦修建了一个村落,其中陈设与风正村相似,好让田好谦排解内心的思念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田好谦逝世,其对于故土仍旧难以忘怀,更是对于后代留下遗嘱,一定要落叶归根。

因此对于后来的田氏族人来说,寻找故土之事从而停止。早在清朝时期,田氏族人便凭借两国之间的外贸交流回到清朝探亲,可惜未能如愿。

直到2004年,田氏家族继承人借助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一边来到我国进行投资,一边对于祖籍进行调查。韩国田氏家族的继承人田文俊在青岛办事处的帮助之下,总算是在河北省的风正村找到了阔别已久的家族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两家族谱合并在一起之时,无数为寻找祖籍郁郁而终的田家先人总算可以瞑目。而在次年河北田氏族人更是远赴韩国进行探亲,加强往来。

为庆祝阔别中国381年的田氏家族落叶归根,中韩田氏家族还共同出资建设了一所小学,用以纪念多年的寻根之旅,并且用这种方式表达韩国田氏对于祖国的热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田氏家族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由于田好谦流亡国外,并在朝鲜定居发扬光大的家族。随着田氏家族的认祖归宗,间接增强中韩联系,促进两国贸易往来。田氏家族长达381年的寻亲之路令人备受感动。

对于韩国田氏家族381年的艰苦寻亲路,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