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观能源

编辑/樊昭

5月22日,天力锂能收到深交所年报问询函,要求其结合行业竞争情况、公司经营模式、报告期主营业务开展情况、各类原材料及产品价格变动、产能利用率、期间费用等情况,具体详细分析报告期业绩大幅下滑、主要产品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市次年盈利能力显著下滑

天力锂能主要从事锂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碳酸锂等锂电池材料。目前其产品以三元材料为主,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最终应用于并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及3C等相关领域。

公开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1年,天力锂能营业收入由9.36亿元增长至16.63亿元,净利润由4079.6万元增长至8485万元。

2022年,天力锂能成功完成IPO在创业板上市,并在当期实现营业收入26.68亿元,同比增长60.47%;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56.16%;扣非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5.89%。这也是截至目前天力锂能业绩的最高峰。

进入2023年,锂盐市场下游需求减少,导致天力锂能产品价格下滑,其业绩也急转直下。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4.43亿元,同比减少8.43%;净利润为-5.03亿元,同比分别大幅下降479.63%、扣非净利润-4.8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22.39%

今年一季度,天力锂能实现营业收入4.38亿元,同比减少24.5%;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622.93万元、-5415.07万元,依旧处于亏损状态。

因上市次年就发生业绩急转直下的情况,深交所对天力锂能发出了问询函,其中除了要求说明业绩下滑原因外,特别提到其主要产品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各季度财务数据波动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在毛利率方面,2023年天力锂能的三元锂电池材料和碳酸锂产品的利润率分别为-9.43%和2.84%,与上一年相比,分别下降了21.59个百分点和11.14个百分点。

在季度业绩方面,2023年天力锂能在2023年的四个季度分别取得了营业收入5.8亿元、7.18亿元、6.48亿元和4.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9.95万元、-6468.01万元、-4801.84万元和-3.91亿元,其四季度亏损情况明显放大,与其他季度存在巨大差别。

四位高管督促整改内控问题

除了外部市场环境导致的营收波动外,天力锂能内控问题同样引起外界关注。

今年5月9日,天力锂能宣布收到了独立董事申华萍、冯艳芳、唐有根以及非独立董事徐尧共同提交的《公司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的督促函》(下称“督促函”)。

根据《督促函》内容,四位高管在履行职责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进行期货投资和对外投资缺乏尽职调查等。要求公司管理层在2024年5月中旬之前完成整改,并向董事会报告整改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上市公司资金占用问题上,董事会对控股子公司河南千川动力有限公司(简称“千川动力”)在2024年2月向其子公司河南泰投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投实业”)提供2500万元资金一事表示了严重关注。

今年2月,天力锂能控股子公司千川动力向其子公司泰投实业提供了2500万元的资金。高管们要求天力锂能的董事会尽快启动对泰投实业关联交易借款的合规审查程序。

如果千川动力确实对泰投实业有控制权,上市公司应该尽快办理相关的工商变更手续,确保股权比例能够体现出上市公司对千川动力以及千川动力对泰投实业的控制。如果最终确定千川动力无法控制泰投实业,那么千川动力对泰投实业的2500万元贷款将被视为资金占用,需要按照上市公司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并及时向公众披露。

此外,《督促函》中提到天力锂能公司股东在2023年可能存在利用预付账款占用公司资金之嫌。为此,天力锂能按照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的要求已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专项核查,但无确凿证据证明这一质疑。现款项虽已全部收回,但独立董事要求积极进行整改严查,杜绝类似事项再次发生。

在期货投资和对外投资问题上,《督促函》认为天力锂能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进行的期货投资违反了上市公司的相关管理规定和内部治理规定,且未经董事会审批授权,他们要求公司立即停止这种高风险的投资行为。

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天力锂能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实际损益为-3833.07万元。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经观能源】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