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广播剧《西城小哥》即将开播 再现快递员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多问一句、多看一眼已成为“西城小哥”的一种习惯:有的快递小哥遇到老人接收货到付款的高价快递时,便会多问几句,提醒老人小心诈骗;快递车上常会配备微型灭火器,便于发现火情可以随时参与救援……近年,在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陶然亭等地区,活跃着一支由快递员、外卖员和保安员为主体的“西城小哥”群防群治力量。他们在走街串巷、送餐送货中,主动化身“警报器”“探照头”,逐渐发展成“西城大妈”之外的又一平安建设“鲜亮名片”。

由北京广播电视台、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和西城区总工会共同出品的广播剧《西城小哥》,5月25日起,在北京文艺广播、央视网等数十个平台全媒体展播。该广播剧共三集,每集30分钟,将生动再现北京市西城区某快递网点陶朗、孟章、晓宇等快递员派发快递过程中与居民梁大爷、鲍珊、王阿姨等所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广播剧《西城小哥》聚焦“西城小哥”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为主线,用独特新颖的角度讲述“西城小哥”故事。剧情在真实事迹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据介绍,该剧剧本创作历时10个月,调查走访几十名居民,在大量真实素材的基础上精心打磨,力求呈现精品。《西城小哥》制作人徐然指出:“我们在采风和创作中发现,快递小哥的故事非常多、非常鲜活,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贴的非常近,这需要我们要做好这个广播故事的布局和取舍。这种‘现在进行时’的故事,创作起来是很有难度的,但创作好了,也会引发听众的极大共鸣。”

北京市西城区快递员、全国优秀农民工刘阔真实人物出演,是本剧形式上的创新之处和特色亮点。他奔跑在服务百姓生活的“最后一公里”。“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这是刘阔手机铃声《平凡之路》的歌词,也是刘阔最喜欢的歌。

《西城小哥》编剧、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武瑶透露,该广播剧在声音制作上追求现实感、现场感,采录小组在西城区多个快递点进行了实景音效采录,利用“混响卷积”等先进制播技术,真实还原实景声场环境,打造出“声临其境”的声音戏剧效果。

《西城小哥》陶朗的主演惠龙表示,通过这部剧和角色的塑造,让听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群体和他们的可爱。他们不只是简单的物流配送者,也是城市管理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是因为有他们的贡献,基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得以完善与提高。

现如今,“西城小哥”队伍不断壮大,党组织在新兴领域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什刹海、新街口、陶然亭、月坛等街道纷纷成立了新就业群体党支部,以党建引导诚信自律、规范有序经营,还建立了为小哥们服务的“暖心驿站”,保障小哥“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饮水、累可歇脚、伤可急救”。让小哥工作在西城舒心、奔跑在路上放心,在“第二故乡”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