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迈入高铁时代后,聊城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将跨上新的台阶。5月22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网站对聊城民用机场建设项目选址意见批前公示,该项目位于聊城市中心城区西部,东昌府区、冠县、莘县交界处,东至东昌府区前靳屯村西、西至冠县郭庄村东、南至东昌府区大孙村北、北至东昌府区前靳村北。

根据今年3月聊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的该项目稳评公示信息,聊城民用机场项目场址距离聊城市中心26公里,距聊城高铁站15公里,距高速出口4.4公里,占地约2396亩。机场定位为国内4C级支线机场,承担支线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建设规模为一条2600米跑道,8个C类机位,航站楼10000平方米,停车场10000平方米,以及其他配套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5.7亿元。

2023年1月,聊城市政府印发《聊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规划“1+7”机场布局方案,目标是“建设覆盖全球的航空体系”,其中的“1”是一座运输机场,即聊城民用机场。“7”则代表7座通用机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聊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

聊城民用机场是国家“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和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的建设项目。这一机场的建设,对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提升聊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影响力、实现文旅兴市,改善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交通条件、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机场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近年来,山东加快机场建设布局,向航空大省不断迈进。《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中提到,要加快枢纽机场建设,完善非枢纽机场布局,支形成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四枢十二支”运输机场群。到2035年,山东运输机场要达到16个,“实现市市有机场”。

目前山东拥有10座民用机场,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枣庄6市虽尚无民用机场,但也已列入规划纲要的运输机场布局中。枣庄翼云机场正在快速推进建设,得到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的充分认可,被认为是同类机场中建设最快、质量最优的项目之一,预计于2025年建成通航。其他机场处于前期工作阶段,但都已被纳入省级或国家级规划,有望顺利推进。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范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