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角爷

自称不善言辞的余承东,给华为智选车“第四界”打起广告来,依然是遥遥领先的语气。

近日,有消息称,江淮高端新能源汽车基地“超级工厂”设备安装接近尾声,与华为携手打造的豪华智能新能源汽车即将推出。

具体是什么样的“高端豪华”,还是余承东说得直白:

“我们对标远远超越了迈巴赫、劳斯莱斯幻影的档次,比他们更豪华、更高端、更舒享的定位,定位是超高端。”

前有“1000万内最好的SUV”问界M9,现有“赶迈超劳的超高端”,虽然名字还没公布,但从各路消息来看,大概率也是“界”字辈。

至此,华为智选车已经集齐“四界”,完成了从中高端到超高端的全面布局。

剩下的问题只有一个:其他“三界”能否复制问界的销量奇迹?

“四界”集结

余承东主导的华为智选车模式,朋友圈越来越庞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赛力斯的合作最为人熟知,名叫“问界”,依靠问界M7、M9等车型,已经建立起在20万-50万元家用SUV市场的遥遥领先;

与奇瑞合作的智选车叫“智界”,定位大中型纯电轿跑,首款车型智界S7定价25-35万元,对标小米在内的主流轿跑品牌;

与北汽合作的智选车叫“享界”,定位D级豪华纯电轿车,首款车型享界S9于2024北京车展上发布,预计售价在40-50万元;

再就是与江淮合作的“赶迈超劳”的超高端智选车,预计定价百万以上,至于名字不少网友出主意应该叫“天界”才能配得上。

根据今年4月20日公告的第1884期商标公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将其注册的“傲界”商标转让给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很可能名字就叫“傲界”,比起“天界”好像意思也差不多

至此,华为智选车凑齐“四界”,按照余承东的说法:

“傲界(待定)定位是超高端,享界定位高端轿车,智界定位广泛中档和中高端,即广泛人群能买得起的车,问界重点聚焦SUV。”

实际上,华为申请的商标远不止这“四界”。据媒体报道,从去年开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密集申请了包括阅界、御界、合界、华界在内的一批“X界”商标。

不过,余承东坦言,“华为的资源有限,目前只打造这四个品牌”。这很可能也意味着,华为智选车的朋友圈暂时可能不再对外开放了。

话说回来,这“四界”的合作历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些甚至是半路改嫁过来的。

以北汽为例,早在2017年就与华为合作,只不过那时候走的是另外一条路HUAWEI Inside(HI)模式;2021年4月,北汽蓝谷旗下极狐汽车发布阿尔法S全新HI版,2022年实现新车交付。

但北汽极狐的市场表现,可以说完全没有体现出华为的泼天流量。

2022年销量为1.19万辆,仅完成4万辆销量目标近30%;2023年销售30016辆,尽管实现同比增长138%,但这样的成绩也就相当于头部新能源车企1个月的销量。

2023年8月,北汽蓝谷正式宣布与华为升级为鸿蒙智行模式合作,这才有了如今的享界S9。

其实不管叫什么界,也不管走哪条路线,对于这些车企而言,最重要的还是销量要上去才行。

问界难复制

毫无疑问,华为智选车模式能够做大做强,问界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华为官方数据显示,问界M9上市三个月累计大定突破7万辆,是近期周销量最高的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问界新M7定位25万级豪华智慧大型SUV,上市半年时间累计大定近18万辆。

问界的大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华为。

华为2023年财报显示,汽车业务是所有核心业务中增幅最大的板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收为47.37亿元,同比增长128.1%。

华为2024年一季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约1784.5亿元,同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约196.5亿元,同比增长约564%,净利润率达11%。而在去年一季度,华为销售收入为1305亿元,净利润率仅为2.3%,曾创下十年新低。

虽然华为并未披露各项业务的具体营收情况,但综合此前的年报数据来看看,终端业务成为现阶段华为利润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其中,汽车板块业务的亏损减少也带动了华为整体利润的提升。余承东此前曾表示:“华为车BU以前一年亏100亿元,后来亏80亿元,去年亏了60亿元,今年大概能够实现扭亏为盈。”

预言很快就得到验证。智选车(即鸿蒙智行)业务今年前三月已实现扭亏;车BU也接近盈亏平衡边缘,预计从4月开始实现盈利。

后面加入的“三界”,无疑是希望能够复制问界的奇迹,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没有那么容易。

以智界S7为例,早在2023年的11月就发布上市过,由于受产能和交付等因素的影响,一度传闻奇瑞内部与华为闹得水火不容,导致连续4个月的销量都只有区区几百台。

为了解决协同问题,奇瑞引入了外部咨询团队,将智界事业部升级为独立事业部,进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负责全面开展智界品牌产品竞争力开发、业务经营、投资和发展管理等,目前团队人数规模超过2500人。

直到今年4月11日,智界S7竟然选择二度发布上市。这在汽车界几乎找不到先例,也足以可见奇瑞和华为都不能容忍这款车失败。

为了重新打开销路,智界S7有3个车型版本在原有的基础上直降了2万元。入门款的电池容量从60kWh提升至82kWh,续航增加了155公里,并首发搭载了华为纯视觉智驾方案;新增的顶配四驱版本搭载宁德时代100kWh电池,续航为751公里,零百加速3.3秒。

重新加持之下,智界S7在4月的销量突破5000辆,有了明显提升。不过,相比问界的无敌之姿,智界的表现真的算不上惊艳。

首先,相比相同价格带上的小米SU7和极氪001,智界S7的差距依然比较大,前两者4月销量已经超过特斯拉Model 3。

更严重的是,从5月第一周(4.29-5.5)的终端销量来看,智界S7终端销量跌到了576辆,环比4月第四周(4.22-4.28)暴跌50%。对此,智界S7进行了变相降价,至高可省46000元。

看来,有了华为的加持还不够,降价才是真的好使。

另外“两界”,享界和傲界虽然都还没有上市,但享界已经确定是纯电轿车,那么很可能面临和智界类似的困境。

事实上跳出来看,问界的成功可以说是对理想增程车型的模仿和超越;而纯电智界是冲着小米去的,很显然没有成功;定价更高的享界大概率可以参照蔚来,看看现在蔚来过的什么日子,享界的未来实在难言乐观。

所以,目前华为智选车的成功,严格来说还只是增程路线的成功,在纯电路线上,华为也并没有那么灵光。

真的不打架?

话说回来,根据江淮相关报告书,与华为合作的这款“赶迈超劳”的车型是MPV。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百万以上的定价去看,目前的市场依然是由传统车型占据,包括大众比较熟知的丰田阿尔法以及雷克萨斯LM、奔驰巴菲特S。

而余承东口中的迈巴赫和劳斯莱斯幻影都属于大型豪华轿车,两者车型都不一样,定位也完全不同,这样的比较听着是很爽,但给人印象并不算好。

而且江淮生产过最豪华的车就是蔚来,自家车型基本都是二十万以上。华为能把十几万的东风小康(赛力斯)爆改成三四十万的问界,是很成功但不算离谱,现在要把十几万的江淮改造成上千万的劳斯莱斯,只能感慨一句:

余承东说自己不善言辞,真的是太谦虚了。

当然,从价格带的设置来看,也能感受到华为的想法是避免内部打架,各自能在自己的定位区间里称王。

这样的想法很美好,但并不现实。

回头看问界的成功,除了把自己的灵魂与华为深度绑定,更直观的利好是问界摆在华为门店里面卖,华为庞大的销售网络才是最遥遥领先的加持。

所以,其他“三界”要想卖得好,要看华为门店够不够多、够不够大。

根据华为的财报,2023年底,华为全球建立超过60,000家门店和专柜,其中包含超过5,500家体验店,覆盖50个国家和地区。

看起来确实不少,但真的去过华为门店的都知道,能摆下汽车的门店极少。退一步来说,就算都能摆进去四款车,真的不会打架吗?

谁都想卖得好,而且同款车型,比如智界和享界都是纯电轿车,虽然定价不同,但是为了刺激销量,很难保证不打价格战,更何况不同车型之间打架都很正常,理想不就是一款车型打天下,问界还是追着理想打呢。

据国信证券测算,从渠道端判断,华为鸿蒙智行模式2024年销量有望超过60万辆。除了销量稳定的问界,其他“三界”能分到华为多少泼天流量,真的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