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彭德怀带领部队从太行山的打麦场突围后伤亡惨重。

彭德怀怀着沉痛的心情清点部队人数,打麦场异常安静,彭德怀将名单点了一遍又一遍,但有一个名字始终没有点。

她就是彭德怀的妻子浦安修,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彭德怀都觉得她已经牺牲了,全队上下瞬间陷入悲伤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浦安修

但战争的严峻形势容不得他们这样长久的悲伤,彭德怀遂率领部队转移。

在彭德怀率领部队转移的路上,一位瘦弱的女子突然出现在彭德怀面前。

彭德怀怔住了,他不敢相信在这样的情况下浦安修还活着,两人相对而立,就这样看着对方,没有说一句话,许久以后二人又分开了。

彭德怀与浦安修这对夫妻历经了很多磨难,而像这样短暂相聚又别离更是家常便饭,彭德怀曾经对人说过,浦安修人也美,心也善良,她给了我很多爱,而我给她的爱太少了。

其实他们都深沉的爱着对方,那本《彭德怀传》更是承载了浦安修对彭德怀深深的爱与思念。

一场球赛的邂逅

在认识浦安修之前,彭德怀曾经有过两段不幸的婚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6年,彭德怀和自己从小青梅竹马长大的周瑞莲订婚,本来答应4年后回来完婚。

可是就在彭德怀参军后没多久,周瑞莲的厄运就开始了,当地的地主强行将她掳走,但周瑞莲宁死不从,最后跳崖自尽。

彭德怀在部队中听到此噩耗后非常痛苦,周瑞莲的去世坚定了彭德怀推翻旧社会的信念。

1925年,一个名叫刘坤模的女孩子闯入了彭德怀的生命中,二人是通过熟人介绍认识的,本来二人结婚非常恩爱,可是造化弄人。

1925年以后国共合作破裂,彭德怀决心投奔共产党,而后还率领平江起义,一下子和老家失去了联系,而刘坤模也在找寻着彭德怀。

可就在这期间刘坤模就已经许配他人,还生育了一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坤模

后来在1937年在组织的帮助下刘坤模找到彭德怀,二人重聚,彭德怀听到刘坤模的这个结果后只是苦笑着说了一句,这不能怪我,也不能怪她。

自此以后彭德怀就发誓这辈子自己再不娶妻。

缘分就是这么巧,有时候你不太想它的时候它就这么不经意的到来了。

1938年彭德怀已经是八路军的副司令,一天彭德怀正为工作的事情心烦意乱,正好那天下午有一场球赛。

陈赓见状上前就说彭总大抵是这些天工作太累了,今天下午有场精彩的球赛,您务必要好好看看:

“毛主席有指示工作上要注意劳逸结合,您不去看球赛就是不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到时候在党的民主生活会上我就批评您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

拗不过陈赓的彭德怀只好跟着去了。

这是一场女子篮球比赛,整场球赛非常精彩,彭德怀在看球赛的时候一直盯着球场上的队员,每到有进球他就会高兴地鼓掌。

其中有一位齐耳短发的女孩,在球场上格外打眼,她进球最多,每次只要她一进球彭德怀的心情就会格外激动。

在一旁陪同看球的陈赓打趣道:“你是看这个女孩高兴。”

彭德怀回怼道,“我只是觉得球打得好。”

陈赓说:“老总,您就不承认,我都看出来了。”

只是彭德怀忙于公务就一直没有和这位女孩再见面,这个女孩就是后来与彭德怀相伴一生的浦安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德怀与浦安修

浦安修自小丧母,父亲到南京谋职后再娶,便丢下了姐妹三人,浦安修就由两位姐姐抚养长大。

在中学的时候浦安修就加入了民族先锋队,1937年在北平师范大学念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一直负责我党的地下联络工作。

1937年“七七事变”后浦安修到山西太行山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由于工作表现出色1938年被党中央派往延安。

当时的延安革命根据地相比其他地方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更加浓厚,所以不少进步青年都被派往延安接受党中央的政治教育,浦安修也不例外。

到延安之后的浦安修一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扎根在工农群众中,为群众做事,宣传党的政策。

1939年9月彭德怀从太行山到延安参加党中央六届六中全会,期间的一次茶话会上彭德怀又遇到了那个曾经在球场上打篮球的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就是去年那个在球场上篮球打得很好的那个女同志吗,彭德怀一下就记起了她,于是就上前打招呼。

“我叫浦安修。”

这时在旁边的李富春就开始介绍起浦安修来,说她大学就入了党,工作表现非常积极,彭德怀显然是对浦安修有了好感,两人交流了好一阵子,临走前还和浦安修握了手。

彭德怀一辈子不娶妻的誓言在这一刻彻底崩塌。

为了得到浦安修的心彭德怀便写了一封求婚信。

不久后,浦安修收到了信,看到信后的浦安修心就像小鹿乱撞,她是真的没有想到自己仰慕的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竟然会喜欢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片段

而她想要找的人正是像彭德怀这样在战场上为国家,为人民奋勇杀敌的民族英雄。

两颗心就这样因为共同的革命理想走到了一起。

再次见到浦安修的时候,彭德怀向她正式表白,彭德怀一向说话耿直,在向浦安修表白时也同样如此。

彭德怀对浦安修说:

“我曾经有过两段不幸的婚姻,而且我脾气不好,爱训人,这点你介意吗?”

浦安修回答说:

“我不介意你的过去,而且我的脾气也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片段

接着彭德怀又说:

“我这一生是离不开战场了,跟了我是要吃苦头的,你愿意吗?”

浦安修被彭德怀的真诚打动了,她郑重地说:“我愿意。”

相濡以沫的陪伴

1939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彭德怀与浦安修在战友们、同事们的见证下在延安的一个窑洞举行了婚礼。

婚礼非常简单,就是战友们同事们一起吃了一顿晚饭,然后大家一起帮着他们将家具搬到了他们简陋的婚房里。

虽然婚礼简单,但婚后的日子他们却过得很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看彭德怀在战场上总是大声的发号施令,但回到家面对妻子的时候彭德怀说话的语气就变得很温柔,而且从来都不敢大声说话。

由于彭德怀比浦安修大了整整二十岁,所以在家里有时候浦安修有些小脾气,彭德怀都让着她。

可惜的是彭德怀的工作繁忙,出差更是家常便饭,因此夫妻二人总是聚少离多。

而浦安修深知作为彭德怀的妻子,她也必须忍受这些,好在浦安修也受过党的良好教育,从不随便打听彭德怀的工作,只是每次彭德怀临走的时候叮嘱他注意安全。

1942年,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施大扫荡,并进行严密封锁,战争进入了相对困难的阶段,这时候需要军民一心共同克服困难。

此时的彭德怀为了解决军队的粮食问题,决定组织部队上山挖野菜,浦安修见状也要跟随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浦安修带领妇救会的成员一起也跟着上山挖野菜。

彭德怀见到妻子浦安修大声说道:

“你怎么来了,这是抗战前线,不像延安,炮弹都是不长眼睛的。”

浦安修回怼道:

“你不怕,我也不怕,谁让我是你的妻子呢,我带领这些妇救会的会员是来一起挖野菜的,你们在前方杀敌,我们妇救会的会员也要为抗战做出自己的贡献。”

见浦安修如此坚决,彭德怀也给她定了规矩:

“既然你执意要来,那你就要和妇救会的会员们一样挖到规定的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浦安修每天都和妇救会的会员们一道上山挖野菜,而且为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她还总是会比别人多挖一些。

但山上环境恶劣,日子久了总免不了头疼脑热,一天浦安修感觉头晕目眩,身体不适,准备向彭德怀请假一天,这要换作别人肯定就让请假休息了,但彭德怀偏不这样。

彭德怀反而对浦安修发了一顿脾气,你是妇救会的领导,领导不带头,让会员们干,这怎么行,你要不去,我就处分你。

浦安修听了这话只好挣扎着拖着生病的身子,上山挖野菜了。

就这样浦安修过了一年多的随军生活,直到1943年以后彭德怀和浦安修才定居下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但彭德怀也依旧是早出晚归。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更加忙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10月,彭德怀被周总理派专机紧急接到了北京,这一走非常突然,浦安修都没有反应过来。

彭德怀就像人间蒸发一样突然没了消息,但浦安修也不敢随便乱打听。

直到一个月后,彭德怀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取得一场战役的胜利的消息传来,浦安修才知道,她的丈夫又上了战场。

1952年,国家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家属赴朝鲜慰问团,组织上也决定让浦安修去,夫妻俩三年未见,浦安修兴奋地收拾行李就奔赴了朝鲜。

然而当她来到司令部时,彭德怀脸色一沉道:

“你怎么来了,你这个司令员的老婆来了,那些志愿军的老婆没有来,他们怎么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浦安修惭愧地低下了头,在司令部住了三天就匆匆返回国内。

朝鲜战争结束后彭德怀返回国内担任国防部长一职,继续为我国的军事国防做着贡献。

1959年后彭德怀的人生进入低谷期,受大环境的影响浦安修和彭德怀不得不长时间处于分离状态,甚至在彭德怀1974年去世时浦安修也没能去送别。

虽然他们人是分离的,但他们的心始终连在一起,浦安修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彭德怀。

彭德怀与浦安修相伴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中有过幸福,也遭遇过挫折,有过相聚,也有过长时间的别离,但他们始终都牵挂着对方,支持着对方。

《彭德怀传》的问世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内的政治环境也大有改善。

党中央重新为彭德怀举行了追悼会,彭德怀夫人浦安修也出席了追悼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中央重新肯定了彭德怀为党和国家做出的贡献,也肯定了浦安修为彭德怀的所有付出。

虽然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但浦安修自己不能原谅自己,她为自己迫于压力与彭德怀长时间分离感到深深的内疚。

为了平复自己的内疚,也为了让后世的人更好的认识彭德怀,她决定为彭德怀出一本传记,详细记录彭德怀这一生为党和国家做出的贡献。

于是她找来彭德怀生前好友,在出版社工作的杨尚昆,说明了自己为彭德怀写传记的要求,杨尚昆非常赞同,在杨尚昆的牵线下一些老革命家也支持浦安修的这个编写传记的工作。

为了在传记中呈现一个立体的彭德怀,也为了详尽的收集史料,浦安修开始探访彭德怀生前工作过的地方,访谈彭德怀生前好友,以及一些老革命家,记录他们口中的彭德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走访期间,她还关心革命老区的生活以及经济教育的发展,为当地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浦安修的努力下搜集了大量的史料,只是之后浦安修病重,无法参与《彭德怀传》的编写。

其实在浦安修搜集完史料后,党中央传记编写组就已经开始《彭德怀传》的编写工作,只是还没有最后完成。

1991年浦安修在弥留之际,给杨尚昆写信是希望他能监督《彭德怀传》的编写直到最后完成。

杨尚昆也是不负重托,在他的监督下《彭德怀传》于1993年编写完成并顺利出版,可遗憾的是浦安修再也看不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彭德怀传》为我们客观的呈现了彭德怀这一生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贡献,也承载着浦安修作为彭德怀的妻子,对丈夫的无限思念,以及对其名誉的坚守。

彭德怀一生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在生活上艰苦朴素,由于彭德怀与浦安修没有生育自己的子女,彭德怀去世后浦安修除了将一部分遗产赠予彭德怀的侄女外,其余的大部分都用于国家的建设事业。

彭德怀是民族的英雄,他与浦安修的革命爱情也值得传颂,我们在享受今天的幸福生活的同时,不能忘记老一辈革命先烈们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