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观此前曾报道,4月23日,上海首个24小时公园图书馆——和平书院开馆()。如今书院已经开馆“满月”,看书借书的市民多吗?半夜是否有读者?夜晚读者都在书院里做什么?一起来看记者回访。

读者16.5万人次,有102岁老人来借书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正式开馆的和平书院,由和平书院·综合馆、和平书院·少儿馆、和平艺术馆和已先行开放运营的和平书院·刊茶社及一个中心阅读绿地组成,这是上海首个24小时城市公园阅读集群。

在和平公园5号出入口,综合馆和少儿馆分立两侧。其中,综合馆是以艺术人文为馆藏特色,生活与自然相融合的综合主题图书馆,一楼周二至周日24小时开放,二楼周二至周日9:00至20:00开放,每周一上午闭馆,下午1点开馆;少儿馆则是以自然科学为馆藏主题,少年儿童和亲子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儿童友好图书馆,开放时间与综合馆二楼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4小时开放的综合馆一楼 施晨露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4小时开放的综合馆一楼 施晨露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儿馆一楼 施晨露摄

5月23日,开馆满月的和平书院交出亮眼“成绩单”——截至当天,和平书院馆藏文献总计8.2万余册,累计接待读者16.5万人次,实现图书借还超5.1万册次,新增借阅卡读者逾1800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平书院运营首月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平书院运营首月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平书院运营首月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平书院运营首月数据

和平书院开馆后即迎来五一小长假,五一期间,单日最高到馆人次达到五位数,借阅读者中,最年长的103岁。

深夜日均百人进馆,他们都在做什么?

相关数据显示,一个月来,每天0时以后、8点之前,和平书院平均进馆人次达106人。上周六,也就是5月18日这天,该时间段入馆人次达到153人,系近期最高。

记者多次夜间探访和平书院。不少人在23时许陆续离开,初中生也收拾书包准备回家了,等待充电插座的人伺机换座位。

待到零点后,20多个人依然在馆内。有人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两三个小时没怎么动身,凑近只见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多个窗口;也有人戴着耳机,平静地看着电影或捧着一本书;还有人玩了会儿手机,趴在桌上休息。一瓶饮料是熬夜必备。

人们埋头做着自己的事儿,没有交流,没有打扰。深夜待在图书馆里的人是谁,他们因何忙碌或停留?零点后,在一些人休息或准备离开的时候,记者和他们在馆外聊了会儿,有关图书馆本身,也有关工作和生活。

熬夜的人里,有上班族嫌家里安逸,来图书馆专注加班;有打工人因压力大而失眠,干脆来读书;有研究生为毕业论文和工作再拼一拼;有高校教师积攒了一堆事儿,白天要陪孩子,晚上才有空处理;有中年人嫌家里吵,来图书馆就图个清静;还有人失业流浪,在寻找内心的答案,当然坐在图书馆通宵的核心原因是为了省钱。

不论年龄,不分工作或学习,他们都表达了共同的诉求:在各种压力下,需要一个出入自由、身处人群又相对舒适的地方。而公园一角的24小时图书馆,恰是大都市里的安静角落。

来看他们的自述

上下滑动阅读

“这里比在家里要更自由一点”

00:33 范鹏兵(化名),47岁,公务员

为什么深夜来这里?几个原因。我年纪比较大了,今年要47岁了。我喜欢公园,年纪大的都喜欢公园,和平公园是虹口区、靠近杨浦区的老公园,我小时候一直来。我住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附近,电瓶车过来10多分钟。

我也喜欢看书,但社区图书馆晚上9点关门,也不是说看那里的书,我自己有书、有电脑,缺一个图书馆氛围的地方。咖啡馆也不是通宵,而且空气不好。我觉得图书馆蛮好的,公园也蛮好的,这里突然之间就造了一个公园里的图书馆,很符合我这个年纪喜欢公园又喜欢看点书的人的需求,所以我常来。

我一个星期来两三次,等孩子做完功课、睡觉了。我在家里有时也看会儿书,但在家里总是感觉有点拘束,又怕吵到家人,我就出来,这样的话大家都不吵。

具体还要看家里情况。比如说孩子今天比较开心,我老婆比较开心,那就在家里多待会儿;如果今天作业做得不大顺利,大家都比较冲突……(笑),否则在家里情绪都不好。

“过来加班”“这里的氛围让人专心”

1:01 寿任飞,28岁,审计

我过来加班,今天的任务算是完成了,明天还有。我做审计,现在是忙季,周中来不及做,周末也要加班,要每天一直做。

我家步行到这6分钟,之前在和平公园跑步,但来和平书院是第一次。周末不想去公司,家里的环境太舒适了,又不想打开电脑,而在这里,大家都在学习或者工作,这个氛围让人专心。

我之前去过浦东的上海图书馆,当时要提前一周预约,很早就要计划好下周末我得去哪儿学习,我去了一次就不再去了,因为想去的时候已经来不及预约。我也去过太阳宫的自习室,它是一个小小的房间改造的,空间较小,而且要付费,还挺贵的。这边有书架、各种装饰,整个体验感比自习室舒畅很多。

不过我看网上说,这里白天挺吵的,会有很多进进出出的人。晚上还是舒服的,非常安静。24小时的话,应该还是凌晨来比较划算,而且这个点想找插座的人基本都能找到。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自动贩卖机,现在半夜了要买瓶水就不方便。

后续,我要考注册会计师证,可能也会选择来这里。我们有考试假,白天也可以来学,估计得掐好时间进来才能抢到插座。

“还没有投简历,想漂一下”

1:37 邢先生,34岁,待业

我个人情况比较复杂,不具有普遍性。

我昨天晚上在这里,今天晚上也在这里,昨天人没有今天多。(没有去宾馆)最大原因就是为了省钱,咱们这边等于是救助一下,救助一下就好了。

我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工作,做过一段时间新媒体运营,后来……反正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是被裁了,有的是自己辞职,做得不舒服。

涉及到找工作的话,很重要的是空窗期,不能空太久。回老家我也试过了,感觉不太好,还是在上海继续找工作、继续发展呗。

我还没有投简历。要正式开始投简历的话,先租好房子,短租一两个月的那种。在上海租房,贵的肯定特别贵,便宜的话1000以下也能租到,位置偏一点,如果住得更远一点,比如像奉贤,六七百也能租到。我这段时间就是想漂一下,所以我个人不具有普遍性。

在外面漂,洗漱的话有公共卫生间,洗澡的话去澡堂,我一般四五天去一趟,25块钱洗一次。

我比较喜欢看书,什么类型都看,比如历史方面,图书馆里所有关于明朝历史的,我都看得七七八八了;还有日本书籍,物哀、后城市化社会,好多书都有借鉴意义。

“我已经和失眠这个事情和解了”

2:16 江影(化名),23岁,网络安全工程师

我工作加实习有一年了,是网络安全工程师,每天要上接近10个小时的班,压力挺大的。如果没什么重大的事情,一个月可能会有一次加班。我现在脸上都是痘,感觉一身都是病,还有点腰肌劳损,可能坐太久了。

当然,我通勤时间很短,会有调休。因为上班时间实在太长了,我偶尔不想上班,就下午调休。听起来还可以,压力没有那么大,但是工作中会有一些人际交往的压力。

压力大就会失眠,但我已经和(失眠)这个事情和解了,睡不着就不睡了。出来看书算是一种释放。以前这种释放是去外面玩、去蹦迪,刚工作前半年还是这样,现在感觉蹦不动了。我大学的时候,周末会出来组乐队,现在很久没有玩了,实在是没有精力再搞乐队了。

这里和在家看书区别挺大的。家里好玩的太多了,有时候看不进去,虽然我家里书挺多的。咖啡店也最多两三点就关门了。这里整体环境挺好的,如果(图书)选品再好一点会更好。

临近毕业,“大家都挺拼的”

2:41 高跃飞(化名),26岁,研究生

我是上海财经大学研三学生,今天10点左右过来的,在改毕业论文。我一般是凌晨一两点睡觉,今天精神状态比较好,感觉有精力才来进行(改论文)这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

看网上推荐了这个地方,氛围好,关键是方便,没有强制消费或其他附加限制。这里给我的感觉介于自习室和咖啡馆之间,它的平衡感我很喜欢。它有咖啡馆的要素,有餐饮,可以去点单;整体的安静程度和自习室相似,但比自习室的气氛活跃些。“度”拿捏得很好。整体来讲,能够集中精力,这是最重要的。

另外,我之前没有在公共图书馆办过卡,没有读者卡的话也连不了WiFi,夜间不能办理读者卡。其他没什么问题,大家都比较文明,没有人大声喧哗或者吃气味很重的东西,整体氛围挺好。

我今天想的是待到凌晨5点左右,然后回去休息到中午,下午再有其他安排。

记者了解到,目前和平书院有20多位工作人员,分班次上岗,每班10人,还有不少协助服务的志愿者,同时,在深夜时段,亦有1位专职工作人员在岗,为读者提供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和平书院服务的志愿者。施晨露摄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澎湃新闻

相关作者:施晨露、陈悦

微信编辑:Rong

校对:Wing

◢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