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不久安徽阜南地区发现的羽毛闪着“五彩斑斓的黑”的彩鹮吗?刚刚,记者得知,巢湖生物资源调查生态摄影师在肥西巢湖岸边也拍摄到了彩鹮!

彩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是肥西县、环巢湖乃至合肥市鸟类新记录。此次发现对于巢湖生物资源调查极其珍贵,为巢湖的生物多样性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此次在巢湖出现的彩鹮仅有一只,为成鸟,发现时间为5月21日。彩鹮也是巢湖生物资源调查两年多以来,记录到的第1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彩鹮是鸟纲、鹮科、彩鹮属的鸟类,体长48-66厘米,翼展80-95厘米,体重485-580克。彩鹮和朱鹮是生物学上的近亲,两者体形和大小都很相似,但羽毛颜色不同。其体形修长,羽毛色彩斑斓,嘴黑色呈弯刀状,脚绿褐色;脸部裸露,裸皮及眼圈铅色;会发出咩咩及咕咕的叫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彩鹮在我国的野生数量很少,分布地区也很狭窄。1998年出版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曾宣布彩鹮在中国绝迹,从2009年开始,中国境内逐渐有了其踪迹。它的珍稀程度甚至高于朱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安徽历史上到底发现过几次彩鹮呢?记者从巢湖生物资源调查鸟类专家虞磊处了解到,安徽彩鹮最早的记录是2017年4月19日由杨峰在淮北拍摄到,今年阜南县出现的那群彩鹮是历史上数量最多的一次,它能出现在巢湖实属难得。

虞磊表示,巢湖生物资源鸟类调查项目是安徽省首次尝试将民间力量引入到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并每月将调查成果以月度鸟讯的形式进行展示。两年半来调查成果丰硕,发现了二十多种环巢湖新记录鸟种,充分摸清了巢湖鸟类资源的家底,并为安徽省其他地方开展相关调查提供了新的思路。

来源/江淮晨报 图片由阿力提供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张梦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