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无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在旅行中,品味他乡风味,犹如品味一座城市的独特韵味。而提起高密的“地标餐饮”,不得不提“凤城故事高密炉包”。入驻大众点评十一年来,多次登上高密“美食好评榜”的榜首。

招牌美食高密炉包,还有招牌鸡爪、潍县老炸肉、凤城川香烤鱼等多道地方特色菜品,引起了各方宾客慕名打卡。这样的黑马级“出圈战绩”,也为深耕地方菜的餐饮人,提供了一份地方菜餐企与地方文化结合的新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豪莫言诗中记

莫言高密人吃出来的地标IP

远在5000年以前,山东高密市境内就有人群聚居。春秋时为夷维方国。战国有史载高密之名。高密市更是春秋名相晏婴、东汉大经学家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故乡。

莫言先生曾在一首故乡怀旧打油诗中写道“韭菜炉包肥肉丁,白面烙饼卷大葱,再加一碟豆瓣酱,想不快乐都不中”,让几样高密小吃名扬海内外,第一句说的就是高密炉包。

打开凤城故事高密炉包的大众点评,提及最多的,便是这家餐厅每天销量最高的招牌高密炉包。

“真的是本地人推荐了才来的,炉包真太好吃了”“从北京到高密,就为了这口高密炉包,味道真的好!”“第一次来高密,听当地朋友说这家最有特色,果然名不虚传。”凤城故事的炉包我真的爱惨了!过年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凤城故事吃炉包。”

作为地方美食,凤城故事高密炉包,真正做到了本地人爱吃,外地人必吃,成为了高密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美食代表。这种深深植根于地方的特色美食,不仅体现了高密人的烹饪智慧和饮食习惯,更在味蕾的碰撞与融合中,展现了高密这片土地独特的风土人情与人文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入行多年的凤城故事总经理孙光建表示,无论什么时代,餐饮的命脉就是“好吃”。用当地最有当地特色、天然、优质的食材,做好一道道新密特色美食,他们餐厅才能持续焕发生命力。

以高密炉包为例,孙光建有着20年的老手艺,他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着制作过程:“原料要用最新鲜的才有滋味,把五花肉切成小丁,而不是剁碎,韭菜要一刀刀切碎,而不是剁成碎末,包子皮不能太薄,中间稍厚,边缘稍薄,收口要朝下,这也是高密炉包的一个特色,为的是让馅汁把收口处的褶子充分浸润,吃起来更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如何让传统美食焕发新的生机,如何在新时代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一直是凤城故事深入钻研与积极付诸实践的重要课题。

老品牌新打造

依托高密传承,打造新式炉包

为了传统美食的继承与弘扬,凤城故事凭借着对高密历史底蕴的深挖,以及不断创新的精神,成功地推出了除传统口味炉包外,多款新式炉包,实现了传统美食的现代化转型。其中,巧妙地将荤素食材相融合的“一锅两制”炉包,不仅口感层次丰富,而且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美食的多元化需求,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食客的赞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虑到青少年的口味偏好,凤城故事还特地推出了卡通造型的炉包,这些外形可爱、色彩缤纷的炉包,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让他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店内还紧跟时令,推出了梨花炉包等季节性品系,让食客们在不同时节都能品尝到新鲜出炉的美味。

由于其在美食创新方面的杰出表现,凤城故事还被中央电视台二频道的《回家吃饭》栏目指定为高密炉包的拍摄基地。这不仅是对美食技艺的认可,更是对其传承与发展传统美食文化的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美食创新,这家店家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在高密市和潍坊市组织的多次室外文化活动中,他们现场制作高密炉包,让客人第一时间品尝到正宗的高密味道。这些活动不仅推广了高密炉包这一传统美食,也提升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关注。

可以说,这家老品牌店家依托高密传承,通过不断创新和拓展,成功地将传统美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出了新式炉包这一美食新品。不仅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了高密炉包的美味,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地方菜百花齐放

依托高密文化,让高密炉包真正走出去

地方菜,是每一个地方文化最具烟火的表达。

作为高密炉包代表品牌,凤城故事在做好地方菜的同时,也十分注重高密餐饮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据孙光建分享“我们凤城故事炉包店不断钻研和尝试把高密传统文化与高密地方菜结合,并且还聘请高密的几位美食专家和艺术家一起,隆重推出了茂腔小唱《高密炉包》:

“哎,喷香喷香的高密炉包

山东名吃,高密炉包,白菜馅

韭菜调,五花肉丁不可少……”

一声声通俗易懂,委婉动听的茂腔小调,从高密市戏缘春茂腔剧团周文卿老师口中唱出,既唱出了高密炉包的特色,也唱出了对高密炉包的喜爱,而文化与美食的碰撞也再次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高密炉包,还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高密文化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采访过程中,他还重点提及,做餐饮的时间越长,有一个欲望就越强:那就是用地方餐饮之力真正助力城市文化发展。

用孙光建的话说就是:“无论去往何处,‘吃’都是人们考虑的首要因素。从食材、特色菜品和口味,构成了每个城市独特的美食地标。若想迅速了解一个城市的韵味,一定要从地方菜入手。”

和许多地方菜餐饮人一样,孙光建对地方餐饮与城市文化的结合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坚信,地方餐饮不仅是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场所,更是承载着城市历史、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

“每道菜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口味道都承载着一片土地的记忆。”孙光建分享道,“地方餐饮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美味,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每一道地方特色菜,都是这座城市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的缩影。”

说到底,这是一个关于新时代、传统文化、地方菜如何互相融合的系统性话题。地方菜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且将在推动城市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将地方菜与地方文化完美融合,也将是餐饮老板们拿下未来市场的可能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