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革命先烈刘胡兰,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就是伟人对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八字评语。

出生于1932年的刘胡兰,10岁参加儿童团,13岁进入妇女干部训练班,14岁被吸收为预备党员,15岁时因叛徒的出卖,光荣牺牲。

她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绝对称得上伟大而光荣。然而我们在学校的课本上,只看到了刘胡兰是因叛徒的出卖而被捕,因宁死不屈而被敌人残忍地杀害。

那出卖刘胡兰的人是谁?又是谁杀害了她?这些叛徒和刽子手,最后又都落得怎样的下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杀“狗”行动

1946年下半年,陈赓率领太岳纵队打响了晋西战役。

为了服从战场需要,吕梁根据地的359旅和晋绥独立第4旅向晋西进军,配合太岳纵队打晋西战役。

阎锡山见吕梁根据地兵力空虚,趁机调动大量兵力扫荡晋中地区,声称要“水漫平川”,他手下的七十二师少将师长艾子谦,带着三个团的兵力占据了文水县。

文水县的形势日益严峻,当时的中共文水县委打算保护让一部分干部,让他们转移上山避敌锋芒,而刘胡兰就是这批被保护的干部之一。

可是刘胡兰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主动找到当时担任文水县委书记的石玉,提出自己年纪小,在当地的群众关系又好,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请求留下来与敌人继续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石玉就告诉刘胡兰:“敌人要是来了,形势会更加艰苦困难,也非常的危险。你怕不怕?”

刘胡兰坚定地回答说:“怕什么!”

石玉看刘胡兰留下斗争的态度十分坚决,就答应了她的请求,同意让她留下来与敌人周旋。

阎系的兵马进入晋中平原之后,当地的地主武装“还乡团”仗势欺人,一度十分猖獗。而刘胡兰家乡云周西村,因为被划为了“开辟区”,成了敌人的重点搜捕区域。

当时刘胡兰和留下来的同志们,为了躲避敌军的搜捕,只能昼伏夜出,甚至风餐露宿。可即使是在这种艰难危险的情况下,刘胡兰和同志们依旧没有放弃与敌人的斗争。他们利用对家乡环境的熟悉,一边躲避敌军,一边秘密地发传单,为组织打探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刘胡兰发现被敌人委任为云周西村村长的石佩怀,对当地的党组织有很大威胁。原来这石佩怀本是一个无赖,在“还乡团”打回晋中平原之后,靠阿谀奉承阎系乡长,当上了云周西村的村长。

石佩怀为了讨好他的长官,不但积极地配合阎系军队向老百姓收粮收钱,还偷偷地监视乡亲们,一旦他看谁不顺眼就向阎系乡长告密抓人。

石佩怀这种小人行径,不但对当地的党组织造成了破坏,还让老百姓们饱受摧残,苦不堪言!所以乡亲们在私底下,都愤恨地叫他“狗村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胡兰对石佩怀的种种恶行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她通过地下交通员把石佩怀的种种恶行,向区长陈德照作了汇报。陈德照又把情况,反映给了当时的县长许光远,请他指示如何处理石佩怀。

许光远和同志们研究之后,认为石佩怀其人确系恶贯满盈,就下令陈德照秘密地处决掉他。得到命令的陈德照,在1946年12月21日晚上,在刘胡兰的掩护下,秘密带着武工队从西山上潜回云周西村,与云周西村潜伏的工作人员一起处决了“狗村长”石佩怀。

在“狗村长”石佩怀被处死的第二天下午,阎系村公所书记张德润,就跑去了阎军72师215团一营在大象镇的军营。

张德润不但向阎军报告了“狗村长”石佩怀的死讯,还向他们说出自己的推测:“石村长被杀,系八路军二区区长陈德照及其弟‘鱼眼三’(绰号,大名为陈德礼)和该村女共产党员刘胡兰等人共谋杀害。”

阎军营长冯效翼和副营长侯雨寅,在听了张德润的告密之后,带着张德润一起去了云周西村的地主石廷璞的家里。

在地主石廷璞的家里,张德润不但详细地向冯、候二人讲了石佩怀被处决的经过,还向二人提供了组织在村里的干部、积极分子,以及他们的家属名单。

张德润提供的这份名单中,就有刘胡兰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