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吗?这个世界上,每30秒就会有人因为罹患糖尿病而截肢!糖尿病为何会对身体造成如此大的“杀伤力”?怎么高效改善糖尿病?膳之源膳美时通过这篇文章为您详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通俗了解糖尿病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以「血糖升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糖尿病患者就是人们俗称的「小糖人」。与此同时,患有糖尿病的人群还往往并发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等症状。

糖尿病区别于健康人的机体变化,即表现为「胰岛素分泌的缺陷」、「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者「作用能力下降」。不过截至目前,人体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作用下降的机制还未被完全揭示,其背后可能蕴藏多种原因。然而通过现代人体数据样本表明,除了遗传、环境等客观因素之外,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久坐、暴饮暴食、抽烟喝酒、经常熬夜、缺乏运动等,是患上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所以糖尿病等慢性病也被称为「生活方式疾病」。

二、重视高血糖的危害

糖尿病最主要病征就是「高血糖」。那血糖升高了,到底会给身体造成怎样的危害呢?首先说明,人体血液中的血糖含量一旦升高,对于机体的影响必定是方方面面的。大大小小的细胞、组织、器官全都泡在「糖水」中,整个身体迅速「糖化」,各个组织、脏器、系统就会一个接一个地遭到锈蚀、损坏。

1、影响血管导致失明

首先,运输糖的血管首当其冲。在糖基化终末产物的不断攻击下,小血管最先顶不住,管壁内层被破坏,糖蛋白沉积在里面,把管腔挤压得拥堵不堪。据研究数据显示,正常人的微血管管壁厚度为80~250nm,而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管壁厚度500~800nm,比正常人增加了近十倍,这个数据是十分惊人的。很多糖尿病患者视力越来越差,就是因为视网膜里的小血管出问题了,先是堵塞、渗血,再后来就是神经缺氧、血管破裂出血,甚至整个剥落下来,最终导致视力彻底丧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影响肾脏导致透析

肾脏过滤掉脏东西,必须依靠肾小球,而肾小球本身就是一团小血管,如果血管中的糖过高,它也会和视网膜里的小血管一样招架不住。高血糖的破坏,会迅速损坏肾小球,而肾小球是不可再生的,坏一个就少一个,最后人的机体生命只能依赖透析才能维持。据现代医学统计,医院的透析室里,糖尿病患者通常占到一半以上。所以膳之源膳美时郑重提醒您:身体一旦出现「高血糖」,这是万万不能忽视,也不能拖延的。

3、影响大血管得冠心病

首当其冲的小血管出问题,接下来就轮到大血管了。大血管出问题,冠心病、脑血管病就会自然而然找上门来,而且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并不是局部的,而是弥漫性的,在体内“堵塞”得到处都是。真到了那个地步,哪怕做支架都没有空间放进去,生命健康岌岌可危。

4、破坏神经横生病变

高血糖除了危害大小血管,还会专门破坏人体神经。据统计,六成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神经都会出现各类病变,因为体质不同,破坏的神经不同,又因不同神经的作用不同,所以每个患者的症状都是五花八门的。有人会感觉手臂上有密密麻麻的虫子在爬;有人会感觉双腿像被针刺,被火烧那样难受;还有人调节心跳和血压的神经被破坏后,即便好好坐着没动弹,心率也会猛然飙升,起身时血液泵不上去,眼前一黑就栽下去了。总而言之,每个人被破坏的神经不同,但都或大或小影响正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

5、破坏免疫力引发多种疾病

高糖的机体环境还会抑制免疫系统作用的发挥,同时更有利于各种微生物的孳生,这就带来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身体特别容易受到感染,一旦感染又非常严重。通常情况下,很多细菌真菌很难感染免疫力正常的人,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却是致命的,比如小感冒变成了严重肺炎;拔牙导致了败血症;年轻力壮却出现肝脓肿等等。一次小小的感染变成大大的危症,大概率都会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

还是那句话,血糖高了,确实不痛不痒,但坏就在坏它不痛不痒的同时,对身体细胞、组织、器官的破坏一分钟都没停下,让人在无法察觉的情况下“眼睁睁看着”自己变成盲人,变成失去肢体的残疾人。

据统计数据显示,20~74岁的人群中,糖尿病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也是罹患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更是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据联合国专业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每30秒就有一个人因糖尿病被截去某段肢体。而在18~29岁年轻人群中,5个人里就有1个人血糖调节功能已受损。放眼当今社会,糖尿病潜伏人群可谓基数庞大至极。

三、高效调节糖尿病方法

既然罹患糖尿病的主因是不健康饮食、无规律作息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膳之源膳美时提醒大家:控制糖尿病的发展或者逆转糖尿病,唯有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达到。

1、戒酒、少喝饮料(健康的饮食,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很多人在饮酒时往往伴随大量食物摄入,导致总能量摄入过多,从而引起血糖升高。过量酒精摄入还可损害人体胰腺,引起肝损伤,也是痛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平时生活中要足量饮用白水,也可适量饮用淡茶或咖啡,切记不喝含糖饮料。

2、每周运动150分钟(每天30分钟运动量,运动频率和强度)

运动是最好的“降糖方法”,一方面运动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另一方面坚持运动能降低肥胖,避免胰岛素抵抗。建议成人最好每天都进行运动——每周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75~150分钟的高强度活动,或同等量的运动。

3、控制油、盐、糖(放在饮食,烹调方法)

包括糖尿病前期和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要清淡饮食,控制油、盐、糖用量。烹调油或肥肉摄入过多,会导致机体总能量过高,从而引起超重及肥胖,对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的控制都是不利的。

4、别熬夜早点睡觉(睡眠+情绪)

熬夜会导致内分泌紊乱,从而影响胰岛素的调节能力。有研究显示,与睡7小时的人相比,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的人,在25年内被诊断出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的几率更高。

5、定期身体监测

要时时留意可能的糖尿病症状,譬如过度口渴、频繁排尿、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伤口愈合缓慢、视力模糊和缺乏精力等,如果出现上述这些症状,或都属于糖尿病前期人群,一定要及时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时请咨询医学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