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朱元璋能够登基称帝,离不开淮西集团的支持。这个集团一直跟随在他身后,并且有着深厚的情谊。淮西集团的武将中,徐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徐达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般的君臣关系,而且还牵涉到亲家的情谊。徐达之所以能够成功逃脱晚年朱元璋的清算,原因在于他的品行高尚。仅仅从他攻克大都后的行为就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信任有加

除了朱元璋本身的才能,他手下的将领也对取得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徐达和常逢春可以说是他名下关系最亲近且战斗力最强的将领。 如果要论及最近的话。

尽管两人都是朱元璋的亲信,但他们的性格存在显著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两人截然不同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达和朱元璋出自同一个地方,当初朱元璋发起起义后不久即返回家乡征募士兵,正是在那个时候,徐达开始跟随朱元璋度过了他后半生。

徐达是朱元璋最为亲近的朋友,深得其信任,他待人仁义道德,而且并非优柔寡断之人,反而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过多久,朱元璋和徐达进行了一次真诚的交谈。交谈结束后,朱元璋对徐达的印象有所改善。尽管徐达外表低调,不善言辞,但在军事方面却有独到的见解,谋略也不逊色于他人。此时,朱元璋正急需这样一位亲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尽管郭子兴最初对朱元璋提供了一些帮助,但郭子兴本人也存在一些缺点。郭子兴志大才疏,此外心胸狭隘,这导致在朱元璋展现出能力之后,他在郭子兴麾下感到相当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是在这个时候,红巾军内部一直在发生内斗,朱元璋看到跟随郭子兴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之后,便决定自行建立势力。当然,朱元璋离开时只带走了自己的几个亲信,比如徐达、汤和等人。

朱元璋很快就建立了自己的军队,他在历史上的能力也是被公认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就在此时,突然出现了一件事情打破了平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元璋实际上对这件事完全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与他毫无关系。不久之后,郭子兴逮捕了一位名叫孙德崖的将领,孙德崖的手下对郭子兴束手无策,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无可奈何,他们只能找朱元璋出气,毕竟谁不知道两人之前亲如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两人早已不再同路,郭子兴是否愿意与朱元璋打交道是一个可以设想的问题。朱元璋被俘一事在起义军内部引起了巨大的动荡,徐达立即主动找到他们,并表示愿意以自己的身份来换取朱元璋的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为这一次,朱元璋对徐达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他不仅把徐达视为自己的亲信,还把他视为可以信任的人。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个时候,没有其他人像徐达那样行动,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当时的朱元璋还没有被权力腐蚀,内心依然非常单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这次救命之恩,徐达一时间成为朱元璋最看重的人。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朱元璋总是喜欢与徐达并肩作战,并委以重任。

决定朱元璋未来走向的最关键一战,莫过于与陈友谅的决战。对于两人来说,胜者将成为王者,败者则将遭受生命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战役只有成功的可能,绝对不能失败。当时,朱元璋手下只有二十万大军,而陈友谅手中的兵力却是他的三倍。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朱元璋首先想到了徐达,于是让他率领先锋部队。徐达当然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

尽管在兵力和船只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徐达依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胜利,因此朱元璋对他的评价也更加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不伤一人

由于先前的胜利,徐达接手了不久后对张士诚和朱元璋的进攻,徐达的军队不仅在战斗力上强大,而且执行军规非常严明。

徐达在进城时特意下令,禁止他手下的士兵打扰百姓的生活,甚至破坏百姓的房屋都属于违反军规,将受到严厉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敢掠夺百姓财产,毁坏百姓居所,或离开营地二十里以上者,都将受到死刑的惩罚。”

在这样严格的军纪约束下,整整二十五万大军居然没有一人对百姓造成骚扰,他们庞大的队伍进来,最后又一同庞大地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