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天到

嗡嗡作响的蚊子开始“出没”

登革热也进入传播流行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避免蚊虫叮咬

是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式

如何防蚊灭蚊

即日起,根据本市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相关部署,虹口区将每间隔20日开展一轮全区范围的蚊虫集中控制,每轮持续时间不少于5天,至10月底,预计至少开展8轮集中行动,全面发动各单位和广大市民主动参与防蚊灭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民在宣传点前了解防蚊知识

“家里安装纱窗、纱门,能防止蚊虫飞入。阳台上有花花草草的居民,要注意及时清理托盘里的积水,这种地方是最容易孳生蚊虫的。”日前,虹口区爱卫办在北外滩滨江设立宣传点,向市民发放提示卡,普及家庭防蚊灭蚊常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业防制人员在绿地进行喷洒作业

随后,区爱卫办又组织专业防制机构的工作人员来到北外滩滨江(国客段)、百福小区,针对公共绿化带、户外积水点、地下积水等不同环境,采取喷洒作业、投药等措施,控制蚊幼生长、降低成蚊密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业防制人员向地下积水点投放杀虫颗粒剂

据了解,每年5月至11月是登革热传播流行季,流行高峰是7月至9月。登革热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由“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一旦感染登革热,多会出现高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出血或休克。

“据市疾控中心统计,今年本市已报告21例输入性登革热,超出去年同期。”虹口区爱卫办相关负责人提醒,夏秋季是旅游旺季,市民在出游中要注意防止蚊虫叮咬。出境游入境时,主动配合做好入境检疫,如实填写健康申报卡。旅行结束后,如果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并如实报告旅行史。

夏季气候湿热

适合细菌、病毒等繁殖

也是蚊虫等病媒生物活动高峰期

如何应对“虫虫危机”

这份攻略请收好

防蚊小妙招

户外防蚊

1.每天洗澡,及时擦汗,保持皮肤清爽,减少汗液气味对蚊虫的吸引。

2.户外运动时,尽量穿浅色的长袖衣服,记得穿袜子。夜晚外出时,尽量选择轻薄质地的长袖长裤,避免大面积皮肤裸露。

3.在暴露皮肤上涂抹驱蚊液(含驱蚊酯或避蚊胺等),一般保护时间2-4小时。蚊子叮咬后,适当外涂止痒剂,如含抗过敏药效成分的药物等,花露水也有一定止痒效果,避免抓、挠伤口以免皮肤破损感染。

居家防蚊

1.保持家庭环境干净整洁,家中的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每星期至少1次,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及时清理空调、饮水机托盘中的积水;用过的容器,应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或倒置于防雨场所。

2.使用密闭性好的纱窗,开窗通风时注意关上纱窗。晚上睡觉时使用蚊帐,这是最安全、最环保的防蚊措施。

3.蚊子喜欢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家里如果有蚊虫,可针对屋内墙角、天花板、床底和座椅背后、桌脚下、楼梯间、水槽下、阴沟等喷洒杀虫剂。

记者:孙洁静

图片:区爱卫办

编辑:孙洁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