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志明律师

这是一起现代版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甘肃定西一学生家长与校长出轨后合谋杀夫:被捕时身怀情人孩子,一审被判无期徒刑】2021年11月21日傍晚,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营滩村内,王某霞看见丈夫康某喜喝醉后躺在自家面条铺沙发上酣睡,她给情夫刘某军发去了微信:“趁着喝醉把康某喜弄死。”刘某军接到消息后出发与王某霞会合。

随后,一场酝酿已久的谋杀让康某喜死于非命。但天网恢恢,当地警方很快发现康某喜死因蹊跷,王某霞和刘某军迅速落网。2023年4月21日,定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王某霞、刘某军无期徒刑。而就在前一年的6月26日,王某霞产下一男婴,经鉴定孩子的父亲是其情人刘某军。

历史上著名奸夫淫妇潘金莲、西门庆杀了武大郎,最终他们被武松给杀了。但现代版的潘金莲和西门庆却死不了。淫妇王某霞杀了丈夫却因为犯罪时怀孕在身而侥幸保住狗命。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有美女犯人和警察发生性关系导致怀孕,死刑变无期徒刑的案件。怀孕妇女免死刑决定了王某霞只能判无期徒刑,是不是很可惜?但也没办法,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

但奸夫为什么没判死刑呢?原因很简单,这起谋杀案起关键作用的是王某霞,王某霞是主谋,刘某军无期徒刑大概率是其在该谋杀案中所起的作用较小。新闻里对判刘某军无期徒刑原因没清晰报道,这是我推测的说法,但我的推测应该是八九不离十。

该案让人深思的绝不是奸夫淫妇不判死刑的原因,而在于为什么产生这起凶手案。

那就得从潘金莲说起。

话说《水浒传》中,那妇人道:“混沌魍魉!他来调戏我,倒不吃别人笑!你要便自和他道话,我却做不得这样的人!你还了我一纸休书来,你自留他便了!”武大那里敢再开口。

潘金莲撩武松不成,就故意对武大郎说武松调戏她,还把武松赶出家门了。潘金莲潜意识要武大郎休了她,其实就是闹离婚,离婚她就自由了。

为什么潘金莲不直接起诉离婚呢?因为古时候老婆“抛弃”老公的路基本上是堵死的,只有丈夫抛弃老婆的做法。古时离婚通常需要丈夫同意,丈夫写个“放妻书”。古文献中常说是“仳离”,“仳”的意思就是妻子被丈夫遗弃后离开。夫妻离婚,其做法其形式只能是丈夫休妻。潘金莲盼望武大郎休妻,但武大郎不同意,这是潘金莲杀武大郎的思想动机。

如果武大郎面对现实休妻了,潘金莲也没必要谋害武大郎了,所以说武大郎某种程度上自己害了自己,从深层次说则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害了武大郎,实际上也害了潘金莲。

潘金莲本是大户人家的婢女,其不堪忍受男主人的性骚扰,状告到了主母。结果,男主子怀恨在心,宁愿倒贴钱把潘金莲嫁给了又矮又丑的武大郎。由此可见,潘金莲起初还是有骨气的。

夫妻感情破裂,该一别两宽还是一别两宽,剃头挑子一头热,这是不行的。说到一别两宽,我在这里说个出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了一批唐朝时期的文献,里边便保存了不少唐人的“放妻书”(离婚证书)。唐人赵宗敏与妻子离婚,写下《赵宗敏谨立休放妻书》,书上的8字“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沿用至今,很多情侣仍在用。

可见古时候妇女“离婚”之艰难,之卑微,说起来都是泪。当今朗朗乾坤,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男女平等,妇女离婚再也不用丈夫出具“放妻书”了,妇女想离婚就离婚,民政局离婚或法院诉讼离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走到婚姻尽头的康某喜夫妻并未离婚,据新闻;“昏睡中的康某喜早就知道妻子出轨孩子所在的马营小学校长刘某军,但却一直没有离婚,更不会想到妻子会联合情人谋害自己。”如果两人及时离婚,老婆也不用杀丈夫了,丈夫也免遭老婆杀害了。是僵尸婚姻害了这对夫妻。

笔者的忠告,面对配偶出轨,最好的办法不是要求对方改过自新(出轨改过自新比戒烟难多了),而是一别两宽,同时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多分财产或要求过错方赔偿等。切不可吊在一棵树上把自己吊死了,也不可捆在一起把自己耗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