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这支机车队自安庆起程时并未受到任何超长车辆的限制,一路畅通无阻。

但在南浔收费站,执勤人员发现车队中部分联合收割机的总长度超出了高速公路对车辆长度的限制,依规需持有运输证才能上高速行驶。

面对突如其来的"超长"现状,收割队人员感到十分疑惑和愤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质疑为何来时可以通行,回程就不行了?一位司机更是直接说道:“你们这叫卸磨杀驴知不知道!把你们浙江麦子收完了,不让我们走了?”

一名收费员接了一句:"我们请你们来的吗?"

一句话更是加剧了双方的争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么说呢,工作人员这句话,可能直接让他们从有理变成没理。

高速公路管理方解释了为什么不让收割机车队上高速,按照规定对于超长、超宽、超高这"三超"车辆,各地高速公路的确存在执行力度不一的情况。

但根据总体要求,为了行车安全,不允许这些车辆直接上高速行驶。

这一规定并非是为了刁难谁,而是从更大范围考虑到了整个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显然,这一解释并没有完全说服愤怒的收割队人员。

直到交警赶到,再次给车队做出解释。

虽然各地对于超长车辆上高速的具体规定有所出入,但整体来说,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对于超过规定长度的车辆,都需要经过审批并持有运输许可证后,方可上高速公路行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规定的出台,主要是从更大范围考虑到了整个高速公路交通系统的运行安全。

高速公路车道宽度有限,如果允许过长车辆随意通行,在急弯、窄桥等路段极有可能发生侧刷、追尾等严重交通事故。

更不用说一旦发生追尾,这些笨重的收割机车队极易造成更大的连环追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质疑工作人员的态度,让他们多跟安徽学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不少当地人站出来表示,工作人员态度都很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也有人表示,来的时候不超,回去就超了,这是咋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人比较理性,关注高速上的安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起"超长车辆"纠纷的矛盾主要在一方面,高速公路限制超长车辆上路的规定确实是为了行车安全着想,收费员按规定执法本无可厚非。

但另一方面,这支收割机车队的特殊性又让人倍感体谅。

作为农忙时节的"帮手",收割机需要快速高效的完成作业,而此次因为简单的"超长"问题就被拦在高速路口,无疑给农时生产带来了一定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长"规定,收割队的愤怒与质疑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况,各地对于超长车辆上高速的具体规定存在差异,导致了这种"来时可走、回程就不行"的前后反差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们对此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人指出司机们这是在带节奏,明摆着就是他们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也有人呼吁,对于农忙季节的特种作业车辆,或许应该给予适度的政策弹性,以便利农村现代化物流,促进农业生产有序开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的确,现行的高速公路通行规则是一个对全体车辆均等适用的制度,旨在维护整个交通秩序。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保障农业生产不受阻碍亦是一个应当重视的命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相权衡,如何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对特殊情况予以合理弹性处理,做到制度与人文关怀的统一,就显得尤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网友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想法,例如在农忙季节对农用车辆启动"绿色通道"机制,简化手续,加快审批速度;鼓励收费站改革创新,引入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基层执法人员合理自主把控权,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有网友呼吁,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统一审批标准,以免因地制宜的规定带来太大落差,影响市场运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