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心衰,也就是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发展末期出现的症状。心脏的泵血功能衰退,输出的血量不能够满足身体代谢的需要,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这种状态就叫做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常常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季是心衰高发的“魔鬼时刻”,随着温度升高,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那么为什么夏季心衰多发呢?

1. 夏季气温炎热,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脏器的供血就会相对减少,易诱发心衰。

2. 高温天气,容易引起人体内循环紊乱以及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病。

3. 夏季炎热的天气容易导致人心情烦躁,还会影响睡眠质量,进而造成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心脏耗氧量增加,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4. 不合理的饮食,导致血液中的脂质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导致机体缺氧缺血,引发心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衰分为四个阶段,前心衰阶段、前临床心衰阶段、临床心衰阶段、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前两个阶段往往症状表现不明显,因此从第一个阶段开始就要警惕心衰,提前做好防治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尤其是当身体出现这些信号时要警惕心衰。

1. 胸闷气短

常感觉深呼吸困难或者是喘不过气来,胸闷,有压迫感,在睡觉或躺着时以及进行一定的活动后尤为严重,这往往是心衰的起初症状,需要引起注意。

2. 头晕乏力

头晕是心衰常见的症状,往往还伴有恶心、疲劳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在活动之后,感觉会更加强烈。

3. 心悸或心律不齐

患者日常活动即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有些患者会出现心跳突然过快、呼吸急促等问题,同时伴随紧张、焦虑、恐慌感,这时就要警惕心衰的问题。此外,出现房颤、房扑等心律不齐的问题,要及时诊治,以免导致心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胃部、腹部不适

吃完东西后常常很长一段时间会有饱腹感、腹部压迫感,同时伴有恶心、食欲不振、便秘,患者常感觉胃部不适或腹痛,要注意,这可能不仅仅是胃肠道的问题,也可能是心衰的症状。

5. 身体出现浮肿

腰围、脸、脖子、脚等部位出现浮肿,浮肿是心衰的早期症状之一,但是往往难以识别,当感觉衣服、鞋子变得很紧以及身体出现虚胖时,要警惕心衰,这些往往是浮肿的标志。

6. 咳嗽

心衰患者常会出现持续咳嗽的症状,但由于咳嗽常也是流感、感冒等疾病的症状,往往会被忽略,与普通感冒引发的咳嗽不同的是,心衰的咳嗽往往是干咳,平躺或起身时,症状加剧。

需要注意的是,心衰的症状往往具有进展性,常常会逐渐加重,因此一旦出现症状,就要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低盐限水饮食,避免受凉劳累。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管有没有症状,一定要定期检查,出现心衰问题以后,要认真服药,一般心衰药物主要目的就是减少心肌耗氧,减少心肌重构,改善心衰预后。在心衰的时候,不能擅自停药,把药吃好,是最基本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