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少年时代,正是那个熙攘繁盛、光耀万年的大唐。

在教科书写就的我们的集体记忆中,杜甫总是一位「感时花溅泪」的老者。忧郁清瘦,风霜满面,眺望远方的视线里含着中国诗歌史上最浓的愁,他似乎从未年轻过。但在成为诗圣、遭逢家国破碎之前,「老杜」还是《长安三万里》里面那个欢快的「小杜」。作为盛世玄宗朝的同龄人,没做官的青年杜甫是大时代里的小人物。他的人生轨迹与光彩夺目的大唐盛世关联交融,从他的生活经历出发,我们可以走向盛世的各个角落。

历史学者王炳文的新书《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从家族、社会、政治和地缘的维度,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有历史场景感的「小杜」。

5月26日,浦女士邀请邀请厦门大学文化与遗产学院助理教授王炳文和浙江大学教授江弱水在杭州良渚大屋顶,为我们还原8世纪唐朝的盛景,还原一个更立体的诗圣杜甫。同时两位将从历史学者、文学批评家的不同角度,为当今读者理解杜甫、阅读杜甫,带来新的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诗歌与历史之间

——《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新书分享

时间:5.26 14:30-16:30

地点: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大屋顶书馆

嘉宾:王炳文、江弱水

活动免费,扫码报名

主办:

良渚街道办事处、余杭区知联会

承办:

余杭区知联会良渚分会、良渚同心荟、浦睿文化、大屋顶文化

《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里有一段写到开元十三年初冬,少年杜甫在洛阳城中「初游翰墨场」的场景:

在封禅的前夜,中书令张说及其身边的文学派如日中天。杜闲与故人崔尚、王翰、李邕在东都重聚,并由此与许景先、张九龄、赵冬曦、孙逖等人相识。此时崔尚已擢升从五品上的著作郎,这是秘书省下辖著作局的长官。

时光荏苒,二十多年前崔尚初入秘书省时,杜审言任副职著作佐郎,对他多有提携教诲。如今崔尚受任著作郎统领著作局,往事又再次浮现。十四岁的杜甫此时已经写了七年的诗,被崔尚、魏启心誉为班固、扬雄之才,并且第一次见到了名家李邕,这些都对他产生了极大的激励和鼓舞。

尽管缺乏直接的证据,有一个深层的问题仍有必要尝试探讨,那就是这段终其一生挥之不去的「初游翰墨场」的生命记忆,对于杜甫后来的内心世界和潜在意识,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平心而论,这种影响是细微而深刻的,特别是李邕的政治观和政治立场,对杜甫形成了持久的心理暗示。

那时,在东都宴会中趋奉的少年杜甫还不知道,他满心敬仰的名士李邕,日后将多次卷入政治的风暴。

二十多年后,李邕被韦坚案牵连,李林甫为了铲除异己,派人前往山东,将李邕就郡决杀。李邕死后,人们慑于李林甫的权威,甚至不敢把他迁葬回洛阳。

就在李邕被杀的同一年,杜甫在长安参加了朝廷的特科。天下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参与。这场看似开明的考试却有一个荒谬的结果:零录取,无人考中。李林甫担心有人借机说出不合于盛世的言辞,攻击时政,便上书玄宗,称大唐「野无遗贤」。于是杜甫又一次落榜。

此后十年,杜甫青云之志、报国之心,皆被蹉跎于岁月中。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直至公元755年10月,他才被授予太子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事一职。赴任之前,杜甫打算回奉先省亲,可等他到了家,才发现幼子已经饿死。悲痛之中,杜甫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次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叛,安史之乱爆发。

用王炳文的话来说,「如果将唐史研究比为一场考试,那么杜甫几乎是在把答案展示给你看,只不过他的手势和暗号需要解读。」

嘉宾 简介

王炳文,历史学博士,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后,现为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唐代政治史与民族史,著有《从胡地到戎墟:安史之乱与河北胡化问题研究》。

江弱水,1963年生,安徽青阳人。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现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西同步与位移》《古典诗的现代性》《湖上吹水录》《诗的八堂课》《十三行小字中央》《指花扯蕊》《言说的芬芳》《天上深渊》等。曾获“十五届华语传媒大奖”年度文学批评家奖。《诗的八堂课》被评为2017年度“中国好书”。

《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

对于诗圣杜甫,从来不缺少研究,但大都侧重讲述的是杜甫的后半生,前半生却很少有深入考证,造成杜甫人生前三四十年被关注不多,而这恰恰是他思想和认知的形成发展期。

本书是国内少有的聚焦杜甫前半生的史学作品,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将杜甫置于8世纪的家族、社会、政治斗争以及地缘格局中,考证并还原出一幅杜甫当日所目睹、所身处的盛世历史图景。

【相关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

王炳文 著

岳麓书社

2024-03

内容简介

对于诗圣杜甫,从来不缺少研究,但大都侧重讲述的是杜甫的后半生,前半生却很少有深入考证,造成杜甫人生前三四十年被关注不多,而这恰恰是他思想和认知的形成发展期。

本书是国内少有的聚焦杜甫前半生的史学作品,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将杜甫置于8世纪的家族、社会、政治斗争以及地缘格局中,考证并还原出一幅杜甫当日所目睹、所身处的盛世历史图景。

作者简介

王炳文,历史学博士,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后,现为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唐代政治史与民族史,著有《从胡地到戎墟:安史之乱与河北胡化问题研究》。

-End-

文章来源:大屋顶

了解更多请关注

新浪微博:浦睿文化

微信公众号:浦睿文化

豆瓣:浦睿文化 / 巨鹿村

小红书:浦睿文化 / 巨鹿村的浦女士

抖音:浦睿文化

B站:上海浦睿文化

加入「浦睿生活馆」

获取更多新书资讯

参与浦睿福利活动

添加浦睿君个人微信(prwh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