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美国著名人阿特·韦斯顿 (Art Weston)再创佳绩,在德克萨斯钓起了一条重达170斤,长达2.2米的鳄雀鳝,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有人捕到如此巨型的鱼了。

之前,还曾有人钓到过300斤的鳄雀鳝。要知道,这种鱼的平均体重也就是90斤左右,可美国的鳄雀鳝为什么能长那么大呢?其实这和“伙食好”是脱不了关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方鱼魔王”入侵美国

其实美国之前根本没有那么多鳄雀鳝,它们之所以能在当地安家落户,主要是为了治理一种流氓鱼类——亚洲鲤鱼。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它们不该是美洲鱼种,怎么就背井离乡了呢?

亚洲鲤鱼并不是单指一种鱼,而是青鱼、草鱼、鲢鱼等鲤科鱼类的统称,它们大多数老家是东南亚。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部分欧美国家引入,以此来解决藻类繁殖过多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3年,美国也深受水体污染的困扰,就想办法把草鱼从中国“借”了过来。起初成效甚佳,水中浮游植物的生长速度得到了控制,于是又一次引进了鳙鱼、鲢鱼、青鱼等等。

水藻问题确实解决了,但还容不得美国喘一口气呢,大问题就发生了。由于亚洲鲤鱼的环境适应力和生存能力极其强,当地还没有天敌制约,它们很快就以不可控制的速度占领了美国的大部分流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密西西比河到伊利诺依河,再到密歇根湖,甚至蔓延到了加拿大美国相交处的“五大湖”,大量繁殖的亚洲鲤鱼阻塞了水流,将近三千万居民的饮用水都受到了影响。

除了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亚洲鲤鱼还会与本土的鱼类争夺食物,造成其他淡水鱼类的死亡,挤压它们的生存空间,导致美国一些鱼类无法补充生命能量,走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美国有一位州长甚至向社会发起“鲤鱼入侵”挑战项目,能治理亚洲鲤鱼并取得一定成效的“捕鱼达人”,就能获得高达70万美元的惊人奖金。从其下的血本可以看出,亚洲鲤鱼有多让人头疼。

为了守护“五大湖”的环境质量,美国政府也曾经呼吁人们建言献策,寻找最佳的方式控制住亚洲鲤鱼的数量。他们最终想出了一个方法——生物防治,也就是请出亚洲鲤鱼的天敌鳄雀鳝来治治这些流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秘密对鲤武器”鳄雀鳝

鳄雀鳝的来头非常大,它们是地球的土著,已经生存了将近1亿多年。它们体长1.2~1.8米,是雀鳝中的“巨无霸”,它们的身体像一个长圆筒火箭,所以有“幽灵火箭”的江湖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吻部短而突出,还有两排锋利牙齿,和鳄鱼的嘴巴有点相似,所以它们名字里带了一个“鳄”字。这种鱼的外表一般是橄榄绿色,腹部则是白色,身上的鳞片深浅不一非常坚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鳄雀鳝是淡水食肉鱼类中的强者,在古时候遍及还遍布欧洲、印度和非洲,还被印第安人取其鳞片来做宝石,不过现在只在墨西哥、美国佛罗里达州等地区的河流之中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年的5~8月来临时,鳄雀鳝就会开始交配,雌性鳄雀鳝一次就可以生产14~20万颗鱼卵,可惜是由于天敌的威胁没几颗能成功孵化。一个星期以后,小鳄雀鳝就会孵化出生,6~11年左右才能达到性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鳄雀鳝的寿命可以长达26~50年,个别还能活到75岁,算是鱼中长寿老人,但它们的鱼卵孵化成功率太低,性成熟时间也很晚,在人类的过度捕捞下数量不及往日。

在食物链中,鳄雀鳝处于对亚洲鲤鱼的绝对压制地位,它们的日常的食谱就是各种大鱼小鱼,而且来者不拒。鳄雀鳝非常贪吃且凶猛,只要是打得过的,都会成为它们的盘中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由于贪嘴爱吃,鳄雀鳝所在的流域鲜少有其他鱼类。但为了长远效益考虑,美国政府只能行一招险棋,请出鳄雀鳝这尊上古大神来对付亚洲鲤鱼,他们采取了长期放生鳄雀鳝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2017年,美国累计放生的鳄雀鳝数量已经达到了7000条,在之后的几年里数量还在持续突破。美国水产专家认为,放生鳄雀鳝的计划是长久的,10年、20年都有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鳄雀鳝重返水域后,亚洲鲤鱼大军确实被击退得溃不成军,但事态却逐渐向不受控制的方位发展。当把饥饿凶猛的贪吃鱼扔进有大量食用鱼的地点,简直就像在敌人老巢投放了一颗炸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肉质肥美鲜嫩的草鱼、鲢鱼、鲫鱼……鳄雀鳝就像进入了自助餐厅,没有它吃不到的,只有它不想吃的。而且在亚洲鲤鱼的威胁下,人们对鳄雀鳝的捕杀也手下留情,给它们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充足的食物,鳄雀鳝吃好喝好睡好,其种群数量逐渐增多,体型也越来越大。后果就是这些鱼动辄就长到200~300斤,时不时钓上来一条都足够全世界钓鱼佬震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同样的流域里,鳄雀鳝逐渐取代了原来亚洲鲤鱼的地位,成为了新的淡水霸主。即使在放生前,美国专家在其身上植入了追踪设备,但对于它们大量繁殖出来的后代却没有用武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鳄雀鳝确实能对付亚洲鲤鱼,但人们却忽略了它们本身也是一种“流氓鱼”,破坏力甚至比亚洲鲤鱼还要强。为了压制鳄雀鳝,又有人提出捧它们的天敌美洲鳄上位,但这种方法真的可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上并不缺乏“生物防治不成反成灾”的例子,例如澳大利亚曾经饱受野兔泛滥之苦,引进了狐狸来解决难题,没想到,这些狐狸比野兔更喜欢吃当地的小动物,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古话说得好,“请神容易送神难”,在众多治理方式中生物治理并不能算得上是最佳方案,反而有极大的风险。在引进任何一个新物种之前,都应该进行全方面的评估,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