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界面新闻报道,美国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等产品关税。其中,电动汽车进口关税将提高至100%,光伏面板和动力电池的关税则分别提高至50%和25%。一些美国行业协会和政府官员认为,白宫此举不仅与其作出的改善气候变化的承诺相悖,也令民众担忧加征关税的最终代价会由消费者承担。美国零售联合会在第一时间对关税审查结果表示失望,并呼吁拜登政府改变立场、取消关税。

此外,美国零售业领袖协会相关负责人则认为,广泛征收关税不具有战略意义,将阻碍美国经济增长。不仅会对设法参与全球竞争的美国企业造成阻碍,也会对美国工人的工资产生负面影响。另有全美零售商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强调,在消费者继续抗击通货膨胀的时候,本届政府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对进口产品额外加税,这些税款将由美国进口商支付,最终则将由美国消费者支付。一段时间以来,拜登政府口口声声强调,无意寻求与中国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无意围堵中国,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环球网报道,在外交部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加征关税,这些关税是针对中国的电动汽车,还有医疗用品以及太阳能产品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对此表示,中方一贯反对违反世贸规则,单方面加征关税,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磊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美方这一行为涉嫌违反世贸组织协议。

专家认为,美国此番加征关税动作虽然目前实质性影响不大,但“信号”意味更强,必须警惕其示范和外溢效应。马桥数字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原正略咨询合伙人彭维斌对记者表示,长期来看,美国大幅加征关税将对其盟友国家释放信号,中国电动车出口和出海环境风险会加剧。同时,有消息称,除了此次加征关税,美还在展开对从第三方国家进口中国电动车的调查。彭维斌表示,这可能会对中国电动车产业造成更直接、更深远的影响。

特朗普根据美国贸易法进行“301条款”调查,通过加征关税来打击中国。拜登提高关税是基于对那些最初依据“301条款”的征税措施的审查。但中国不是靠乞求、借贷和偷窃来赶上美国,目前它在电动汽车领域遥遥领先,有能力以低得多的成本生产大量汽车。事实可能证明,此次对华加征关税对美国的工业野心弊大于利。与过去几轮保护主义相比,美国国内生产商可能更加不受最强大的外国竞争对手的影响。在高高的关税壁垒背后,美国官员和企业老板们将没有那么多紧迫性来解决问题。

至于美国总统拜登,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打出“关税牌”,有分析人士也进行了精准分析,2024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而现如今的局势,对于拜登而言,不容乐观。拜登为了争取更多选票,特别是那些摇摆州的选票,必须表现的更加强硬。特别是这些年,中国电动汽车异军突起,更是引起了华盛顿方面对清洁能源领域的担忧。所以拜登打出“关税牌”,用关税来阻止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进入美国市场。对于拜登争取选票有着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有白宫官员称,拜登宣布的新关税与即将举行的大选无关。然而,有美国学者反对这种说法。有学者分析,拜登政府此举颇有争取“铁锈地带”摇摆州选民的意味。康奈尔大学政策专家普拉萨德称:“这些关税将导致美国一些行业和制造商面临成本增加和供应链中断的情况。但是,拜登政府显然认为,这些是温和且可以管理的。”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高级顾问、中国商务和经济董事项目主任甘思德博士则撰文称,拜登政府的关税行动与特朗普政府有许多相似之处。

其实不光是新能源行业,先前的芯片行业也是如此。美国始终秉持着落后的冷战思维去对待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无疑是个巨大的错误。就连比尔盖茨都说:“没有任何人,能阻止一个全球芯片使用量第一的国家拥有芯片,那么为什么不卖给他呢?”现在美国要求我们控制所谓的产能过剩,如果不愿意,就马上挥舞制裁的大棒。这是妥妥的霸权主义, 定然会使得中美紧张的关系继续升温。最后导致的结果也必然是美国所不能承受的。

高关税和贸易壁垒真的能保护美国汽车业吗?美国钢铁行业就是前车之鉴。早在2017年美国对华不锈钢产品实施“双反”时,中国钢铁对美出口量无足轻重,美国钢铁业的症结不在于所谓“不公平竞争”,也不在于缺乏足够保护,而在于其自恃多年垄断地位,不注重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美国钢铁业真正需要的是以开放促改革,而贸易保护只会增强企业惰性。果然,去年年底,曾为纽约帝国大厦提供钢材的巨头企业美国钢铁公司同意接受日本企业收购。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出于国内政治考虑,滥用301关税复审程序,进一步提高部分对华产品加征的301关税,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是典型的政治操弄,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世贸组织早已裁决301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美方非但不予以纠正,反而一意孤行,一错再错。发言人还说,美方提高301关税违背了拜登总统“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与中国脱钩断链”的承诺,也不符合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精神,这将严重影响双边合作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如今,中国面对美国的制裁也有了一定筹码。美国已经不能像打压别的国家那样,自己毫发无损。随着中国各方面的提升以及全球第二的经济体量,也有了可以让美国感到压力的反制措施。比如美国想制裁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那么它自己的新能源产业也会受到影响。美国政府也在一直试图淡化对华征收关税所带来的影响。

前不久,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2月,美国国债前三大海外持有者日本、中国、英国的持有量有所分化:中国减持,日本、英国增持。

美国财政部2024年2月国际资本统计显示,日本2月增持164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达到11679亿美元,继续为美国国债第一大海外持有者。

中国2月减持227亿美元美国国债,目前持有量为7750亿美元,是继2024年1月以来连续第二次减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