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拜登政府无视中方强烈反对,执意宣布对多种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尤其将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关税增加至100%,引发了各方的高度关注,中国外交部给出的回应是,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并强调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权益。而事实证明,中方的警告并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日前,欧盟中国商会发布了一份声明,声明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中国可能考虑对配有大排量发动机的进口汽车提高临时关税税率。根据世贸规则,中方最高可以考虑到提高25%。

如果这一措施真的落地,那么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在2023年大约进口了25万辆发动机排量大于2.5L的汽车,占进口汽车总量的32%,中国大排量发动机汽车消费量的80%。而这些进口汽车主要都来自欧盟和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或对配有大排量发动机的进口汽车提高临时关税税率)

所以中方此时摆出的这一措施,既是给美国看的,也是给欧盟看的,因为美国并不满足于单独对自中国进口的汽车加征关税,还想拉着盟友一起上,就在欧盟中国商会发布声明的同一天,美财政部长耶伦正在德国的法兰克福进行访问,她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拉拢欧盟共同应对中国所谓“产能过剩”,所以一开口就危言耸听,声称美国及西方盟国必须“以团结的方式”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制造业实力,否则自身产业将处于危险之中。接下来,耶伦还要出席在意大利举行的七国集团财长会议,试图胁迫G7成员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筑栏设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耶伦敦促欧盟应对中国“产能过剩”)

当然德国等欧盟国家也深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一直表现得比较犹豫,德国总理朔尔茨还特地警告欧盟,在对华关税的问题上,欧盟不应该跟随美国。但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还是在一味地炒作对华去风险,只是暗示欧盟最终征收的任何关税会低于美国加征的100%关税。

中方早就一再表示,美国炒作中国“产能过剩”的论调根本站不住脚,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所说,按照美方的逻辑,哪种商品出口多了就是产能过剩,那么美国每年向别国出口那么多大豆、飞机和天然气,是不是也属于产能过剩?G7财长会议难道不应该首先管管美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国集团财长会议)

况且,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对全球的环保事业都是一件好事,而且需要强调的是,中方可能对进口的大排量采取的关税措施,是中国追求实现“双碳”目标和加快绿色发展的体现,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原则, 与某些动不动就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国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如今,中方已经将反制措施摆在台面上,毫无疑问地是,相关措施一旦落实,将对从欧盟进口的汽车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从美国进口的汽车。但这一切都是美欧咎由自取,只是苦了为此买单的美欧企业和消费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