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制裁其他国家早就已经成了习惯。每次哪个国家让美国感觉到了碍手碍脚,美国就会采取措施,而每一次都能成功。但这次针对中国的制裁,美国显然没有料到,会困难重重。

此前美国最引人注意的一个动作,在关税上的动作。光是对电动车,美国就直接把关税拉到了100%,算得上是前所未有了。但这远远还没有达到美国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5月24日,美国财长耶伦还在G7会谈上提出了另外一个针对中国的提议。那就是,七国集团需要联合起来,对抗中国的“产能过剩“,也就是中国强盛的出口实力。

耶伦之所以这么说,实际上是一个在制裁没什么起效之后退而求其次的办法。早在这之前,美国就已经对中国实行了多次制裁,不是在关税上为难,就是指责中国与俄罗斯的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任由美国那边小动作不断,这边中国也只是始终从容应对,没有出现美国意料之中的情况。倒是此前中国针对制裁的几次反击,让美国感觉到了来自中国不小的威胁。

那就是此前中国对美国的几家军工企业和高管实施的制裁。仅仅从表面上看,这几家企业与中国的合作算不上多,似乎限制这些企业对美国也没什么影响,但实际上并不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是对这些企业相关高管的一个制裁,其次关于其他相关的美国公司转移技术的问题。早在制裁波音与通用旗下的几家子公司的时候,这个事情就已经被摆在明面上来讨论了。

商务部认为,个别的美国企业存在着向那些受到制裁的转移技术的情况。换句话说,对这几家美国军工企业的制裁,除去表面的威慑之外,实际上是在敲打剩下的那些美国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就意味着,此次的制裁并不意味结束,一旦再有这样的情况,那又将是秋后算账的时刻。而另外一边,中国镓锗出口的限制,也让美国在短时间内体会到了什么叫束手无策。

一方面中国的镓锗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大的供应商,另一方面就是镓锗这两种金属在航空航天、导弹等领域的重要性。美国虽然有镓锗,但产量在短时间内却并不能赶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几次反制的结果就是,不仅在军工企业上美国受到了限制,在镓锗这两种金属的供应上,美国暂时也体会到了“卡脖子”的困境。所以在这次的G7会谈中,耶伦才出此下策。

说是下策,是因为在这之前,美国的种种动作都并没有取得他们预想之中的效果,反而在遭遇中国反制的时候,美国却扎扎实实地体会到了被制裁的感觉,这才不得已用这种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耶伦在这次会谈中建议,要其他国家一起联合来对抗中国的“产能过剩”的问题。之所以要这么说,是因为耶伦觉得,不管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应该头疼于中国庞大的出口量。

一旦中国的产品大量流入其他国家的市场,势必也会对当地的产业造成一定的打击。耶伦将这种对抗上升到了国家利益的层面,目的不外乎是促使其他国家一起采取措施抵抗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次的会谈中,法国倒是表态,认为确立与中国的公平贸易规则是有必要的。意大利也旗帜鲜明地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中国采取措施从各个方面考虑都是有必要的。

这两个国家的表态并不令人意外,法国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在汽车制造业上本来就和中国有着冲突,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限制中国的发展,其实是可以预料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次的会谈也并非全都是支持的声音,德国针对耶伦的这一提议就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德国财长林德纳对这次所谓的“共同战线”的态度则有所保留,认为这样的方式下没有赢家

不过,这次更有趣的地方在于,一向霸道惯了的美国,在这次的会谈之中居然罕见地摆出了商量的姿态,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的强硬态度,这不得不让人觉得有些格外稀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美国之所以愿意这样,还是因为在之前的欧盟峰会之中,美国的种种挑唆就已经遭到过拒绝。欧盟认为,在对待中国的立场上,美国与欧盟并不具有相似性。

而当下G7还在频频出招的美国,如果未能获得预期的成效,又该如何呢?

参考资料:

《G7呼吁共同应对中国产业政策,德国财长:贸易战只有输家,没有赢家》观察者网

《七国集团呼吁“共同应对中国产业政策” 德法财长:贸易战只有输家》光明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