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脚向前,右手动作要注意力道……”5月22日,金安区清水河街道李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20多位老人在社区老年学校太极拳老师汪达旭的讲解示范下,随着音乐展示着太极拳的打法,整齐而优美的身姿,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汪达旭告诉记者,社区老年学校每周有一到两次太极拳课程,课程开设后不久,学员就由最初的四五人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们需要什么? 社区可以为他们提供什么服务?为打通精准助老的“最后一公里”,自去年以来,金安区李台社区开展了入户访民情的工作,通过入户探访一方面对小区总体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深入分析了不同群体的现实诉求。

“社区老年人反映缺少文化娱乐活动场地,那我们就开辟空间为居民搭建活动阵地,让他们足不出户都能享受丰富多样的适合老年人的活动。”李台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健介绍道,社区办起了老年学校后,面向辖区内招募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当教师,为学员提供免费公益课程,像书法、绘画、剪纸、广场舞等课程,学员热衷于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退休后,汪达旭通过线下拜师学习诗词书法、武术器乐,已成为中华诗词、中华武术,安徽散曲、安徽隶书、安徽武协、安徽健身气功及六安诗词楹联、六安武术、健身气功,六安书家等学会(协会)会员。为助力社区建设,汪达旭第一个报名参与社区老年学校建设,担任社区老年学校太极拳班、健身气功、少儿书法硬笔班教学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是少儿硬笔班教学,不仅提高了青少年书写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也受到了学生家长和居民的一致好评和拥护,拉近了社区党群关系,为社区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添上了浓墨重彩。

下一步,李台社区继续完善社区服务平台功能,除对老年群体提供基本的生理、心理健康服务和休闲活动平台以外,充分盘活各类社会资源,引导更多和汪达旭一样具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真正地让社区老人“养老”变“享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来源:六安新周报融媒体记者吴姗姗 实习生安雷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