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猛龙”出海!

上周,

小南报道的

“威水!广州(南沙)龙舟队

出征德国法兰克福!”

大家还记得吗?

昨日(5月22日),

该龙舟队举行了出征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

南沙区东涌镇西樵村龙舟会

也完成了“起龙”仪式,

为即将到来的

端午节游龙采青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跟着小南一起,

去现场感受热烈气氛!

广州(南沙)龙舟队

正式出征德国法兰克福

为进一步鼓舞广州(南沙)龙舟代表队参赛运动员士气,5月22日下午,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南沙皮划艇基地举行2024第一届法兰克福国际龙舟友谊赛广州(南沙)龙舟队出征仪式

‍点击查看视频‍

据了解,本次出征德国的队伍共有21名队员,其中女成员8名,男成员13名。他们将与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3支队伍近460名运动员同场竞渡,共同呈现精彩的龙舟赛事。

“这次我们的出征队伍中,有30%的队员是新加入的。”广州市南沙区体育联合会会长、龙舟队广州(南沙)队领队赵蓉蓉向小南介绍道,“尽管新队员较多,但他们的比赛状态很好,队员们之间配合默契,我们有信心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力争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及代表南沙、广州出征国际赛场,赵蓉蓉难掩激动之情:“能够代表南沙、代表广州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展示龙舟运动的风采,我感到非常自豪。这不仅是一次竞技的挑战,更是一种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龙舟文化及其独特的魅力,赵蓉蓉表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喜欢户外运动,划龙舟本身就是一种户外运动,在参与运动的同时,可以让我们亲近自然,接触阳光、空气和水,这对身心健康都非常有益。同时,划龙舟更是一个团体运动,龙舟比赛非常讲究配合,需要队员们齐心协力、默契配合,体现了团队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去年同样代表广州出战的广州(南沙)龙舟队曾在澳大利亚达尔文市举行的2023年达尔文国际龙舟节夺得比赛总冠军,证明了南沙龙舟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雄厚实力,也为促进南沙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2024第一届法兰克福国际龙舟友谊赛期间,南沙还将通过开展非遗技艺展示、书法表演等形式向外界全方位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提升南沙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西樵“潜龙”出水

“起龙”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1日,东涌镇西樵村村民自发组建的西樵村龙舟会进行了端午前的传统“起龙”仪式,把两艘埋在河道内用淤泥覆盖的龙舟“起”出来,为即将到来的端午节游龙采青做准备。

当天14时30分左右,龙舟会的成员就陆续到达现场,进行“起龙”仪式的相关准备工作。地上摆放着“起龙”用的水果、糖果等供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苹果象征平平安安,桔子代表大吉大利,荔枝、火龙果表示红红火火,以及逢年过节都少不了的烧肉则寓意着健健康康。”东涌镇西樵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等到仪式结束,大家就会将其分食,一起沾沾喜气。

当天15时许,吉时一到,村民们齐齐在河岸边点香祈福,燃放鞭炮。趁着河道水位下降,10余名村民进入龙船坳,在木桩定点的埋船处合力“起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起龙”的主角是两艘坤甸木龙舟,一艘是在1987年打造的“老龙”,另一艘则是去年用坤甸木打造的“新龙”。

由于两艘龙舟去年才迁到新的龙船坳埋藏,龙舟内的淤泥比较少,所以今年“起龙”耗费的时间并不长,不到一个小时,两艘龙舟便接连被“起”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村民们把龙舟内的淤泥水舀走,并用简易抽水机将龙舟洗刷干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简单清洗完之后,“新龙”便跟随“老龙”沿着河道回到西樵村内停放。

据介绍,在龙舟“起龙”后,还需要在天气晴好的时候重新“打油”,直到临近端午节时才安装龙头、龙尾。

据悉,今年,西樵村将会在端午节举行传统的游龙采青活动,“新龙”将跟随“老龙”一起沿着西樵村的河涌游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樵村的端午游龙采青起源于1988年,至今已有37年的历史。

在往年的游龙采青活动中,场面热闹非凡,几乎全村的村民都会围在河涌旁,用竹竿把香茅、黄皮叶、柚子叶和利是扎好作为“青”,让龙舟来采。

每采一份“青”,游龙人员都会燃放鞭炮并回赠一份由豆角、五花肉和米饭做成的龙船饭和龙船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南带你看

如果南沙变成了黏土世界……

一碗蟹皇盏一条黄脚立,这就是夏天的南沙疍家味道

文字:刘超、何倩蓥

图片:刘伟、刘超

视频:刘伟、郭晋安

编辑:cyjy

校对:胡霞霞

二审:李夏同

终审:黄增才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