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以抗洪抢险的名义继续这场比赛,感谢各位父老乡亲,感谢各位队员,我们把战场转回去,保护五强溪整体人民的人身安全。”

6月22日,一位女子用沙哑的声音拿着扩音喇叭向沅江河堤上观看龙舟比赛的乡亲们喊话的视频在网络热传,也感动了很多网友。

沅陵是一个有着深厚龙舟文化底蕴的县城,每年的龙舟比赛都会吸引很多居民观看。但一场罕见的山洪打乱了五强溪镇龙舟队的比赛计划。

6月21日至6月22日,湖南怀化沅陵县五强溪镇出现特大暴雨,全镇24小时累计降雨399.1mm,其中6小时、12小时、24小时雨量均已突破历史极值。全镇因区域发生强降雨,引发辖区内河流万洋溪发生山洪。

视频中的女子是沅陵县五强溪镇石公坪村的村干部王茜,也是五强溪镇龙舟队啦啦队队长。22日凌晨,龙舟队队员们陆续接到家乡受灾的消息,决定弃赛返乡参加抗洪抢险。次日清晨,面对仍跑来现场支持的乡亲,王茜作了这样一番发言。

6月23日,在五强溪镇集镇上,潇湘晨报记者看到,镇龙舟队的队旗在街边飘扬,身着队服的队员们正在主街上拿着铲子进行清淤;在沅陵县城的沅江边上,当地龙舟赛的决赛也在举行,有的队伍打出了“五强溪加油”的横幅。

在其他参赛队伍眼中,这一场比赛,五强溪队并未缺席。

比赛期间突遇家乡爆发山洪,龙舟队员毅然退赛返乡抗洪

6月23日,如果没有这次突发的山洪,沅陵县五强溪镇的辰龙号花船龙舟队的队员们肯定还在沅江上奋力挥桨,与其他40多支队伍一决高下。

龙舟赛事是沅陵人民的“世界杯”,这里龙舟历史文化悠久,也有着很强的群众基础。2011年5月,沅陵传统龙舟赛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6月20日上午,“凤起高庙龙腾五溪”2024年怀化传统龙舟赛沅陵赛区火热开赛。二十多万游客登临沅水两岸摇旗呐喊,沅陵、靖州、泸溪等兄弟县43条龙舟、2000余名运动员搴旗捶鼓辰河争雄。

五强溪镇的龙舟队叫辰龙号花船龙舟队,加上后勤人员一共有60多人,这支队伍在全县各镇代表队中历来实力不俗,队员们由镇上19个村的村民组成,龙船是使用辰塘溪村去年新造的龙船,队伍的名字是今年新取的,好多队员已经划了一二十年的龙船,今年还有不少新鲜年轻的队员加入。比赛开始前两天,队员们就提前到场适应赛场。

五强溪镇石公坪村的村干部王茜是队伍啦啦队的队长,负责组织乡亲们到场给家乡的队伍加油鼓劲,比赛开始后,很多乡亲们自发赶到岸边给队伍加油。

6月21日,队员们刚刚结束两天的比赛,成绩还算不错,准备在次日白天冲击16强。

也就是这天晚上,一场罕见的山洪即将席卷整个镇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1日至6月22日,全镇24小时累计降雨399.1mm,其中6小时、12小时、24小时雨量均已突破历史极值。全镇因区域发生强降雨,引发辖区内河流万洋溪发生山洪。

22日凌晨,王茜接到了村里的电话,称村子里受灾严重,回村的道路已经中断,并出现山体滑坡,一些村民特别是独居老人家中情况不明。

其他队员也陆续收到消息称,五强溪镇集镇上大水太猛,地势低的居民家中大水淹了半层楼高,一些队员家中也已经受灾,路上不少车辆已经被淹没,村子里很快停水停电,通讯信号也变得时好时坏,有的已经中断。

关键比赛就要来临,但另一边家乡人民的情况更令人揪心,队员们一致作出决定:返乡抗洪抢险。

“以抗洪抢险的名义继续比赛”

一些有车的队员在22日凌晨两三点就开始往镇上赶。五强溪镇五强溪社区的居民张平是最早往回赶的一批队员之一,他在龙舟队已经划了一二十年。

“回来的时候路不好走,车开得很慢。”张平说,大雨仍在下着,他们绕路从桃源县往家乡方向开去,两三个小时车程后,到了桃源县和沅陵县交界的地带,道路因山体滑坡中断,他们只能将车辆停在原处徒步一两个小时才赶到镇上,并立即加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要处理赛事善后事宜,王茜第二天早上还是来到了赛事现场。她抵达现场后,看到很多乡亲们也如约来到现场,准备给家乡的龙舟队加油,但此时龙舟队队员们已经集体决定退赛。

看到乡亲们似乎有些失落,她拿起喇叭用沙哑的声音向他们喊话道:“我们是以抗洪抢险的名义继续这场比赛,感谢各位父老乡亲,感谢各位队员,我们把战场转回去,保护五强溪整体人民的人身安全。”现场也响起了“五强溪加油”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龙舟赛也关乎整个镇子的荣誉,但龙舟赛年年都有,亲人朋友不能没有,参加龙舟赛的运动员都是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劳动力,此时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加重要,更需要我们。”五强溪龙舟队的鼓手、五强溪社区干部唐启明介绍,22日一早,其他队员要么驱车,要么乘船往家乡赶去,陆续投入到家乡抗洪抢险的工作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3日中午,潇湘晨报记者来到五强溪镇集镇上,这里是整个镇子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此时已经停雨,内涝的积水已经在前一天下午退去,沿街商户居民房屋墙壁上的水印记录着洪水来袭时的刻度。一些居民正在自己清理家门口的淤泥和被水泡过的家具,一些商户也在整理着货柜,并会将一些还能用的商品免费发放给周边居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条主街上,淤泥的深度仍没过脚踝,街旁树立的辰龙号花船龙舟队队旗格外显眼。身着队服的队员们正拿着铲子,配合铲车、拖拉机等进行清淤工作。所有队员几乎都还没怎么来得及休息,一些队员自己家中也已经受灾,但只是简单安顿一下后,就投入了整个队伍的抢险工作之中。

当地生活秩序恢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整个五强溪镇的抢险救援和生活秩序恢复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灾情发生后,沅陵县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县委书记刘向阳紧急调度,县长易中华带领县人武部民兵、公安特警、消防等专业救援队伍及周边乡镇民兵和干部职工,赶往灾区参与救援,共转移五强溪镇受灾人员4552人。

沅陵县直有关部门紧急开展抢险救援,截至22日17时,共派出各类抢险工作组33组,抢险救援人员823人,各类救援车辆59台,救援机械设备42台套,调拨面包、米、面、油、肉类、蔬菜、帐篷、棉被、衣服、医疗物品等价值30万余元物资。

22日下午,集镇洪水已全部消退,桃源至五强溪镇的道路通畅。23日中午,41省道官庄至五强溪坍塌路段经架设钢架桥恢复通畅,集镇供水系统正在紧急抢修中。当前,正在开展灾情核实和灾后消杀防疫工作,灾区群众生活基本得到妥善安排。

据五强溪镇政府干部介绍,在山洪突袭镇子之后,镇政府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排查,并转移了一些被困居民到临时安置点。五强溪镇小学被设为临时安置点,23日傍晚,记者在现场看到,部分居民在此得到安置,学校食堂正在给安置居民准备晚餐,各种保障物资一应俱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路面清淤工作中,除了当地干群在奋力工作外,周围乡镇的民兵队伍也赶来现场进行支援。

之前因为交通问题一直被困在路上的王茜终于也回到了村里,并将在路上采购的物资分发到村民家中。之前她听村里反馈,有一位村里的老人因为信息不畅,具体情况不明,她回到村里后,经过走访终于得知老人安然无恙,她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23日下午,在沅陵县城的沅江边上,龙舟赛的决赛也在举行,有的队伍打出了“五强溪加油”的横幅。

在其他参赛队伍眼中,这一场比赛,五强溪队并未缺席。

潇湘晨报记者 曹伟 摄影记者吴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