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太平洋战场上,美军进行登陆作战最重要的武器就是LVT系列两栖装甲车了,这种装甲车不到8吨重,却运载25名陆战队员或者2吨货物,陆上最大速度每小时19千米,水上速度最大则为每小时10千米,是美军从登陆舰到探头的重要武器,不仅有足够的装甲防护,后期还出现了装备火焰喷射器或者75毫米榴弹炮的型号,火力足以压制滩头上的日军。不仅在太平洋,在诺曼底登陆时,盟军也大量使用了这种绰号“水牛”的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结束后,LVT作为剩余物资大量装备了国民党军,不过大多为基本的装甲输送车型号,在内战中又被解放军大量缴获。以这些“水牛”两栖装甲输送车为基础,解放军于1949年11月组建了人民军队的第一个水陆战车团(辖3个水陆战车营)。这些“水牛”在解放战争后期,为人民解放事业效过力。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国产的63式水陆坦克装备部队,这些美国造的“水牛”们才退役。

在很长时间内,中国军队装备的两栖装甲车辆就是63式两栖坦克及其改进型号63A,除了大量装备海军陆战队,还装备部署于南方地区的解放军装甲部队,与62式轻型坦克构成了长江以南解放军装甲部队的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南方的水网稻田地区,具备两栖能力的63式两栖坦克比中型坦克具备更好的适应能力,能轻易跨越各类江河障碍。63式两栖坦克战斗全重18.4吨,乘员4人,公路最大速度64千米/小时,抗风浪能力三级风,1.2米浪高,主要武器口径为85毫米口径线膛坦克炮,另备7.62毫米口径并列机枪和12.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各一挺。

63式两栖坦克的改进型号63A式两栖坦克总体结构不变,但增强了火力和防护力,火控系统也进行了现代化升级,换装一门新式105毫米线膛炮,进行了特殊设计以降低其后坐力,使用新型新型脱壳翼稳穿甲弹时,穿甲能力为560毫米均质装甲钢板,还可以发射国产炮射导弹,射程超过5000米,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有能力击穿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二代坦克和T-72坦克早期型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重量有限,63A式两栖坦克防护能力较弱,炮塔正面只能防御100米距离上射来的25毫米穿甲弹,但可以加装反应装甲,主要还是依靠机动性和烟幕弹等来提高其生存性。

在火力控制系统方面,使用二代光点式火控系统,并配69式双向稳定器,具备静对动射击和夜间射击能力,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武器系统射击精度和首发命中率,安装有一种简单热像仪,大幅提高其夜战能力。中国军队为其坦克普遍安装了夜视装置提高其夜战能力,也是一种特色,这一点要远胜过印度军队。

中国目前最先进的两栖战车就是05式两栖突击车,不仅有装备低后坐力105毫米线膛炮的两栖战车,可以有效应对M60A3和T-72坦克的早期型号;还有装备30毫米机关炮加红箭-73C反坦克导弹的两栖步兵战车,可以应对周边国家的轻型坦克和步兵战车,在美军的EFV两栖远征战车下马之后,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现役两栖战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式突击战车安装有豪华的火控系统,由弹道计算机、车长和炮长瞄准镜和位于炮座基部的激光测距仪以及多种传感器组成。在炮塔的左后方,布设有一部新型的光电干扰装置,用于对来袭的激光制导弹药进行干扰破坏。

据有关资料报道,步兵战车在3秒钟内可捕获1000米远的目标,14秒内可捕获2000米远的目标,准确率达90%,在转换第二个目标时,1000米以外用时4.9秒,2000米外用时19.6秒,车长和炮长均可直接进行射击。使用与99A式主战坦克1500马力发动机和优化设计的外形,可以使其获得40公里每小时的最大海上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