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四年后重新回归,起初网友们并不期待,觉得节目的老掉牙。意外的是,这次节目以直播形式呈现,让观众。昔日的王者那英再次登场,但她心怀忐忑,因为她担心在现场直播中出现意外,一旦失误可能会毁掉她30多年来的努力成果。
随着技术的发展,修音已成为歌手们遮掩缺点的重要手段。然而,即便如此,她也不例外地紧张万分。而节目中请来的两名外国选手起初被认为是摆设,却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直接吊打其他参赛选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节目一播出,立刻就登上了热搜榜,网友们开始热议。前呼后拥,从慈禧垂帘听政到五旬老太守国门,甚至有人说叶赫那拉是她的姓,对抗列强是她的命!有网友感慨道,歌手2024仿佛重现清朝末年的无力感。
那两位外国选手一亮相就抢尽风头,底气十足,唱功高超,直接来了一个降维打击。
而国内选手除了那英,其他平淡无奇,甚至网友调侃道,请二手玫瑰出来就是比赛就是打是打不过,只能弄点邪乎!这场直播音乐盛典,是草莓音乐节pk格莱美,第一名毫无悬念,反而最后一名争夺非常激烈,悬念迭起。
《歌手》无修音直播,如拔掉内娱的遮羞布,一切尽现真相。只能说那些一直躲在流量温室里,连参加全开麦无修音直播的勇气都没有的歌手,实在是沉溺于舒适区太久了。
现在有些歌手为了赚钱、出名,更关注在外表和曝光度上,而不是真正用心做好音乐。他们可能更愿意花时间在宣传和营销上,而不是在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上。
后期修音技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让一些歌手可以依赖技术来修饰自己的声音,掩盖一些音乐方面的不足,这使得一些歌手可能更容易出名,但他们的音乐作品可能缺乏真实感和深度。
当然除了歌手自身原因以外,现代音乐市场日益商业化,唱片公司和音乐制作人更注重商业利益和流量积累,而不是艺术创作和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众的口味也在不断变化,有时更倾向于流行化、商业化的音乐作品,而不是更具艺术性和创造性的作品。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对音乐的消费和欣赏方式,更容易传播流行的、容易消化的音乐内容,而不是更深入和复杂的音乐作品。
网友们纷纷呼吁周杰伦、林忆莲、邓紫棋、韩红等大咖们能来救场,展现我们内娱的音乐才华。而这场热潮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对我们每个人的一个深刻反思。
在追逐技术与热度的同时,我们是否已经忽略了真正的才华和内在的修养?年轻人是否过于依赖于技术,而忘记了通过勤奋与自我提升来实现真正的价值?
这个节目的火爆不仅仅是音乐之夜,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面镜子,呼唤着我们对自我和社会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节目仍在继续,热度依旧居高不下,有人提出我们可以进一步利用这个机会。首先,可以搞点专题讨论环节,找些音乐大咖、文化评论家、社会达人来聊聊音乐文化、社会话题,让节目多点内涵,观众多点思考的空间。
然后,可以搞些音乐创作比赛或展示活动,鼓励年轻人秀一秀自己的创意。奖项设定要吸引眼球,比如最佳作曲、最佳歌词,激励他们手踊跃报名。
再来,可以搞些音乐技能分享,教大家弹琴、唱歌让大家都能参与进来,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最后,要多玩转网络平台,利用社交媒体增加互动。对此,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资料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