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非企业单位与我们之前接触的企业有着非常大的区别,运作方式、遵从的法律法规都不相同,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给我们提供的实务问答对我们开展工作真是具有非常大的帮助。”泰安市众鑫商事调解中心理事长梁小静感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泰安市众鑫商事调解中心在领取到“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同时,还收到了由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提供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实务问答汇编,让调解中心对下一步如何规范运行有了清晰的了解。

据悉,今年以来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为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按照省民政厅《关于开展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的通知》要求,切实做严源头治理,规范事先告知机制,向社会组织发起人、出资人告知社会组织财产属性、捐赠行为法律效果等法规政策要求,制定社会组织负责人责任义务清单,事先告知社会组织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的管理责任。

针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从基本定义、法定代表人职责义务、非营利的内涵以及应遵从的相关制度等,梳理形成实务问答,汇编业务类问答5类29项,关联类问答15类57项,为民非单位从成立、运行、业务开展、直到注销,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政策参考。

除针对民非单位的告知外,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还梳理了业务主管单位履职尽责告知单,将业务主管单位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负责人、从业人员资格、场所设备、组织机构的审查,以及监督管理、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等职责予以事先一次性告知。通过实务问答指导规范运行,登管协同加强监管的方式,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凝聚三方合力,共同推动泰安市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报道)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