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乘联会发布的数据中,继2024年4月上半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跃过50%的里程碑后。仅隔数周,2024年5月第三周(13日至19日)的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上险量已达到16.8万辆,渗透率也首次超过50%,为50.2%。这两组数据叠加或能进一步说明新能源车在我国的市场中占据了主动地位,攻守之势已经逆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数据的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的结果。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仅2024年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就分别达到了86.3万辆和88.3万辆,同比增长了28.1%和35.3%。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远超预期,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引领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各大中国新能源车企在这股浪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不断创新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近日,比亚迪王朝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路天在其个人社交平台上的发言也印证了这一点:“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更多用户的选择,是真正的主流,燃油车成为少数派。”

他回顾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成长轨迹,指出新能源汽车市场从0起步至达到2%的渗透率耗费了9年时间;而从2%增长到8%又耗费了3年。到了21年,新能源终于迎来了突破性增长,渗透率以每年10%的速度高速增长,到23年11月,历史性突破了40%。如今正式突破50%。这是众多新能源先行企业与新能源汽车用户一起,刚刚创造出来的新历史!这意味着国内车市新能源渗透率稳定在50%以上,很有可能成为一种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为什么新能源汽车能够如此迅速地取代燃油车呢?首先,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凭借更高效的能源利用、更低的排放和更好的驾驶体验,逐渐形成了对燃油车的“技术压制”。其次,随着新能源汽车价格的逐渐降低和性能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并购买新能源汽车。例如开年以来,各家车企纷纷推出的“电比油低”策略,将新能源车的价格降到了与燃油车相当的水平,大大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和认知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在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认识到新能源汽车在环保、节能和智能化方面的优势,并将其作为购车首选。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将逐渐取代燃油车成为市场的主流。而在这个过程中,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