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徐汇区与元阳县结对帮扶以来,两地紧密携手,围绕“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的核心目标,创新产业协作、园区共建、消费帮扶、组团服务等模式,徐汇区全面推动帮扶工作提质增效,助力元阳县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果,共同谱写新时代沪滇协作发展的新篇章。

一尾鱼,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元阳县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紧盯脱贫人口的稳定增收,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将1万元以下脱贫户和监测户纳入产业帮扶范围,努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探索共同致富的新路径。2021年,上海市投入帮扶资金,助力元阳县马龙河养鱼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元阳县马龙河设施农业园区”。该项目采取“3+1”的联农带农助农增收模式,即由龙头企业负责产业规划、建设运营、市场销售及筹措启动资金,村集体将财政资金投入园区形成固定资产并参与分红,农户则通过土地入股和劳动薪酬分享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预计每个圆池年纯收益可达9万元,园区整体纯收益约1400万元,村集体收益达56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劳务协作,助力群众增收

元阳县持续加大沪滇劳务协作力度,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点对点、一站式”服务专车,成功输送84名务工人员到上海就业,实现了从家门到车门再到厂门的无缝衔接。县人社局精准对接就业岗位,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推介岗位信息,抢抓省内外企业开工复工的有利时机,为务工人员提供专车、专列等“点对点、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了务工人员的出行难、就业难问题。2023年,投入沪滇劳务协作资金,帮助4580名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其中180人成功转移到上海就业,有力促进了劳动力素质提升和群众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乡村整治,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

2023年,元阳县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结合“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发展思路,全面推动村容村貌改善和乡村功能提升。上新城乡风口山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通过规划引领、群众参与、拆建管一体治理的方式,整体提升了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村寨风貌,为下一步提升文旅吸引力和产业发展动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牛角寨镇牛角寨村功能提升项目投入帮扶资金,对乡镇交易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增加了摊位数量、改善了交易环境,为规范日常交易、吸引游客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产业优化,拓宽群众致富路

元阳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互利共赢”的原则,依托沪滇帮扶机制搭建特色产品宣传推广平台,着力打造消费帮扶事业。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到上海参加农产品展销活动,推动元阳梯田红米、梯田鸭蛋、茶叶等优质农特产品入沪及销往东部地区。2023年累计帮助协调销售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3600万元,使脱贫户户均增收1000 元以上。这些举措不仅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也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随着沪滇协作结对帮扶的深入交汇交融,元阳县的产业发展集群不断壮大,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沪滇两地在深厚的山海情谊中共同续写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精彩篇章。

(来源:上海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