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罗乾波

出品 |波哥看楼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日午间,据官媒中国房地产报报道:

“继蚂蚁集团杭州退地后,5月21日,有消息称,小米集团(以下简称“小米”)在上海市徐汇区所拿一宗商业办公地块也已经退地。

针对上海退地一事,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给小米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复。

不过,根据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下发的文件显示,该地块确实已经‘退地’。由于小米拿地2年时间内未对地块进行开发,在今年的3月,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新将地块收回,并列入了徐汇区今年的土地储备计划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小米集团于3年前斥资15.5亿元摘得的上海核心地段徐汇滨江一宗商业办公用地,已重新被列入2024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疑似小米方面退地。小米可能因此痛失3.1亿元保证金,甚至15.5亿元全部土地价款。

针对此事,5月22日晚,小米公司发布声明称,部分媒体对小米不再使用徐汇滨江相关地块的报道存在严重失实。“小米在上海的经营发展顺利如常,所谓‘建设搁浅’‘保证金损失’‘政府罚没’等完全失实、纯属子虚乌有。徐汇区斜土街道xh128D-07地块的相关事宜系根据发展需要,按程序落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据了解,该地块曾于2021年10月作为商业办公用地交易成功,由谧空间(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15.5亿元的成交价底价摘得,根据当时股权穿透显示,谧空间是小米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拿地时才成立不久。因此,外界当时曾猜测小米拿下该地块或许与其造车业务相关。

小米当时表示,将不用于造车业务,而是早在2018年就规划的上海总部用地,而小米上海总部职能众多,包括手机研发、金融、互联网等业务,这块地的建设规划是将多个业务团队结合在一起。

同时上述媒体新闻表示,“根据最新规划显示,该地块出让面积仍为1.67万平方米,限高80米,容积率已由3.0调整为2.2,土地性质也由商办变成住宅,同时配建一处1840平方米的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等等

简析:

据波哥看楼市独家观察,如上,官媒的报道和小米自己的解释,综合起来有点意思,基本上可以看出两点——其一是,退地已经是事实了,都已经纳入新的土地储备计划中和容积率等相关规划指标也已经做了改变,这两点都可以佐证退地一事。其二是,小米很着急去辩解,生怕市场引发一些不好的联想,而措施比较激烈,诸如“完全失实、纯属子虚乌有”等字眼。

但是项目搁浅已成事实,保证金损失是否,按拿地后两年未开发这一条国家级管理规定,大概也跑不了,除非其中有某些不可知的特殊原因,政府罚没这点应该不可能,这要有一说一,按政府相关的退地条款,在扣除20%定金和一定的土地闲置费后,剩余的出让金将会退还给摘牌方。

但是,小米的这个发言人的言辞,似乎用力过猛了,多少有点欲盖弥彰的意味在里面,可能比较年轻吧,还需要去多学习一下。

再这样闭着眼睛说某些瞎话,雷布斯可能就要换人了。

因为,他的上述过于情绪化的表达和发声,不是代表一个人,而是小米集团的形象,什么叫“完全失实、纯属子虚乌有”?

是不是觉得自己就非常牛逼了,官媒等在许多客观报道下都不能来质疑了,要去挑战许多国家的相关规定了。

其傲慢情态,溢于言表。

或许,也是近年来许多大公司的所谓公关人和发言人,动不动就霸气侧漏去批驳、封杀和打压一些他们觉得“不正当”的言论,而纷纷把自己最后都搞得很难堪,比如,前不久的百度的璩静等,在波哥看来,本次小米的这个公关总,实际上并没有吸取璩静的教训,依然在自说自话,希望能够大力出奇迹,众多吃瓜群众也是醉了。

不就是一个退地的事情嘛,马老师早就干过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大家都有难处,好好说不就行了,没必要这样用那些极致化的词语,去否定ZF制定的有关法规和条款。

揣摩下来,细思极恐,按小米此发言人的说法,非常的大言不惭,好像要把自己搞成超国民待遇一样,必将令市场大倒胃口。

比如

小米你敢说,自己看不懂房地产的相关政策吗?

小米你敢说,自己要去挑战合规合同的约束吗?

没有深度思考,就去大放厥词,和漠视业界的合理批评,说白了,就是一次无脑的公关行为,反而暴露了更多的心虚。

大家都有工作压力,都有相关的KPI在考核等,我们都可以理解;然而小米集团这位公关岗帅哥的“雄浑”言辞,肯定会引起更多的反感,尤其是在我们房地产界。

波哥个人谏言:

雷布斯,真的要去好好想一想了。

毕竟,这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公关了。

真实,折射出了小米集团的一些相关问题。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在当下国家急速提振市场的大时刻,小米退地这个事件,确实有点敏感,大家都知道的。

好在,这是在魔都上海,以其磅礴气势,未在市场造成什么波澜,一丝涟漪而已,对地产界的兄弟们来说,无关痛痒。

但是,小米这个发言人的表述,快速让业内惊呆了,跟百度的璩静有得一批。

不同的男女,一样的模式和语调,难道是国内所谓大厂的共同心法吗?

皆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客观表征,悲乎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为「波哥看楼市」(ID:bgkls2023)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