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古代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明代可谓高峰,许多才情横溢的人才相继涌现,如首屈一指的“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以及青藤先生徐渭、徐文长等。

杨慎被许多人誉为“明朝第一才子”,在《明史》中被评价为“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

他留给后人熟知并且流传至今的著名词句,是《三国演义》开篇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01超级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488年,明孝宗弘治元年,杨慎问世,字为用修。他的父亲是当时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而他的叔叔则是兵部侍郎杨廷议。

因此,考虑到家世因素,杨家可谓门第显赫,杨慎也因此得以享受当时更优越的教育资源。他自幼聪颖过人,好学不倦,很快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在杨慎7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开始教他句读和唐代绝句,他几乎都能背诵下来。而到了10岁,他就开始创作近体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在12岁时,便仿效《吊古战场文》,书写了“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还模拟了贾谊的《过秦论》,讨论了有关秦朝兴衰的启示。

14岁时,杨慎已经在多个地方积极活跃,并创作了《马嵬坡》、《过渭城送别诗》等诗作。尤其是《黄叶诗》在京师引起了巨大轰动,使得内阁首辅李东阳称他为“小友”并亲自担任其门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慎才华横溢,名声远扬京师。他的仕途也在不断发展,20岁参加乡试,立下赫赫战功,24岁殿试夺魁,成为当之无愧的状元。

就在人们普遍认为杨慎有朝堂上大放异彩的才能之时,他的仕途却莫名其妙地陷入了一片坎坷之中。

02仕途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慎的才华非凡,然而他生逢时运不济。明孝宗朱佑樘去世后,继任者是明武宗朱厚照。

这位皇帝在历史记载中被描述为极度喜好娱乐,以至于对政务极不重视,执政之权落入刘瑾、高凤、谷大用等八名宦官手中,被普遍称为“八虎”。

宦官的把持权势造成朝政混乱、贪污横行,这种局面让杨慎难以容忍。于是,在正德十二年,他呈上了《丁丑封事》,其中直指武宗荒废朝政,批评其轻举妄动,不务正事而游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尽管武宗没有做出任何改变,杨慎还是不得不因病返回家乡。经过四年后,武宗去世了,因为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他的堂弟被选为继任者。这位新皇帝以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名义广为人知。

杨慎再次回到了工作岗位,担任翰林院修撰和经筵讲官,这是在新帝登基后的安排。尽管如此,杨慎的官途依然充满了挑战。

在整个明朝历史上,嘉靖皇帝的聪明程度堪称出类拔萃。他对权力的掌控以及君臣之间的制衡无人可比,然而,尽管他天赋异禀,却并非称职之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嘉靖二年,杨慎开始为世宗讲学。然而,由于他的性格过于直率,导致多次触怒了皇帝,比如在某次授课中,他引用了《舜典》的内容:

圣人制定了救赎之刑,主要应用于轻微过失,以鼓励人民改过自新。但对于极恶大奸之徒,则毫无宽恕的余地。

皇帝不愿因金钱贿赂而减轻罪大恶极的贪官污吏的责罚,却激怒了嘉靖帝,导致他经常停止讲学。

随后,"大礼议"之争再次爆发,嘉靖皇帝欲追封其父,兴王为皇帝,母后为皇后,然遭大臣反对,主张应认明孝宗朱佑樘为父,以确立其正统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靖皇帝因此事怒火中烧,甚至长时间不问朝政,而那些站在反对一方的大臣,也都被他怀恨在心,其中包括杨慎和他的父亲杨廷。

杨慎与36名同伴共同呈上《乞赐罢归疏》,表达了自己辞去官职的决心,因为不愿意与那些只懂得奉承的人共事;随后,在公开场合,他怒斥张璁等人攀附嘉靖皇帝,声称“国家培养了士人150年,期待他们忠义而不苟且!”

世宗最终颁布命令,将他投入诏狱,并严刑拷打,导致杨慎几乎丧命两次。最终,他被贬谪至云南服役,从此踏上了悲惨而流离失所的后半生之路。

03滚滚长江东逝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慎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以及他所著的文章都反映出他的特质:耿直、怀抱抱负、心系百姓等。然而,显然这些品质在当时的官场中并不被看好。

因为身负重伤、长途跋涉以及政敌的阻挠,杨慎只得被贬至云南,几乎在旅途中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