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茶

洞庭碧螺春

壹介 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斤碧螺春,四万春树芽

十大名茶之一

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的洞庭东、西山,成茶外形卷曲如螺、白毫密布,香气呈花果香。洞庭碧螺春是我国名优绿茶中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

碧螺春享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的美称。它以“细秀”的特点在众多名茶中独树一帜。其茶叶若装在瓶子里,看起来相当蓬松,历来有“一斤螺春,四万春树芽”之称。可见芽叶的细嫩程度。

因为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香味,并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当地茶农将碧螺春描达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将它轻轻投入水中,茶即沉底,有“春染海底”的美誉。香气浓郁,俗名“吓煞人香”。

历 史 与 传 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 说

关于碧螺春茶名的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早年间,在大湖附近住着-位美丽聪慧而且喜欢唱歌的孤女,名叫碧螺。而在太湖的另一边,有一位勇敢正直的青年渔民,名为阿祥。二人彼此都产生了倾慕之情,却无由相见。有一天,太湖里突然跃出一条恶龙,强行劫走了碧螺。

阿祥为了救出碧螺而与恶龙连续交战七个昼夜,结果身负重伤。碧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便亲自护理他,为他疗伤。一日,碧螺为寻觅草药,来到阿祥与恶龙交战的地方,偶然发现长出了一株小茶树,枝叶繁茂。碧螺便将这株小茶树移植于洞庭山上并加以精心护理。阿祥的身体日渐衰弱,汤药不进。碧螺在万分焦虑之中,猛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鲜血育成的茶树,于是她跑上山去,以口衔茶芽,泡成了翠绿清香的茶汤,双手捧给阿祥饮尝,阿祥饮后,精神顿爽。碧螺从阿祥那刚毅而苍白的脸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欣慰。

当阿祥问及是从哪里采来的“仙药”时,碧蜾将实情告诉了阿祥。于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以口衔茶,揉搓焙干,泡成香茶,让阿祥喝下。阿样的身体渐渐复原了,可是碧螺因天天衔茶,以至情相报阿样,渐渐失去了元气,终于憔悴而死。阿祥万没想到,自己得救了,却失去了至爱的碧螺,悲痛欲绝,于是把碧螺葬在洞庭山的茶树下,并把这株奇异的茶树称之为碧螺春茶。

历 史
该茶历史悠久,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时已经声名显赫,曾列为贡茶。

叁产 区 与 环 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

产区与环境

碧螺春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主要产于江苏省 苏州市太湖洞庭山一带。 那里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特别适合茶树生长,而且此间茶树与果树套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果香味,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据记载,碧螺春茶叶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即是古人对碧螺春的真实写照与赞美。

苏州有与众不同的风景,碧螺春也有与众不同的态度。碧螺春茶园,不如西湖龙井规整有序,却在花果的衬托下悠然自得,这一片那一片,有如姑苏人随意晕染的一点匠心。

茶树也正是在一株株桃李、 一株株梅橘之间,吸足了果香气,借着太湖的温和润泽,修炼成仙,闻之清香淡雅,赏之碧绿如玉,品之回味绵长。就是在悠游之间,识得了它不俗的风范。

肆制 作 与 类 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制 作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炒制碧螺春也很有讲究,杀青要将茶叶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揉捻要使茶叶松紧适度;搓团显毫要边炒边用双手将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直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烘干则要采用轻揉轻炒手法来显毫,蒸发水分。四道工序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后,方使碧螺春拥有倾国倾城的卓越风姿。

碧螺春生产季节性强,采摘十分精细,它的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采摘自春分开始至谷雨结束,期间不到一个 月。高档极品碧螺春则在三月中旬至清明前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时。采回的芽叶及时进行精心挑拣,除去鱼叶和不符合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

听到碧螺春三个字,满目滴翠的春日江南,就会立即展现在爱茶人面前。碧螺春属细嫩炒青绿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5厘米左右的原料,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7万个芽头。

类 别

碧螺春分7级,上品碧螺春满披白毫,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则逐渐减少。

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最为名贵 。

外 形 与 色 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酌鲜雅幽香,

二酌芬芳味醇,

三酌香郁回甘。

(1)从外形上看,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成螺,细小而且茸毛较多,极品碧螺每500克有60000多个芽头,十分细嫩。干茶颜色银绿隐翠,白毫密布。碧螺春以一芽一叶,银绿隐翠,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旋状,表面茸毛披伏,白毫毕露为真品,又以一芽两叶,芽叶长短不一,色泽呈黄色和绿色为假品。

(2)沏泡后,初放茶叶,因白毫较多,茶汤有短暂的浑浊,片刻之后茶汤清明,成浅绿色。茶香嫩香芬芳,茶汤嫩绿清澈,叶底细嫩绿亮。从叶底看,碧螺春叶底柔软,嫩而纤细,叶质整齐均匀。

(3)从汤色和滋味来看,碧螺春以汤色微黄为优品,又以汤色碧绿为次品。清香醇和,兼有花朵和水果的清香,鲜爽凉甜,素有“一酌鲜雅幽香,二酌芬芳味醇,三酌香郁回甘”的说法。

陆品 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洞庭帝了春长恨,二千年来茶更香。

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咏碧螺春茶联

泡茶法

碧螺春可用上投法冲泡,也是通过玻璃杯,让茶人的视觉、嗅觉进入一种愉悦的欣赏状态。

适宜条件

投茶量:容器的1/10

泡茶水温: 75~85*C

冲泡时间:每泡15~30秒

柒鉴 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无天堑能防越,何处桃源可避秦?

只愿涛平风定日,扁舟重品碧螺春。

——田汉

鉴别

第一,鉴干茶。洞庭碧螺春的干茶银芽显露,一芽一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旋状,表面的绒毛比较多,白毫中带有翠绿。 而假冒碧螺春为一芽两叶,芽叶长度不齐,呈黄色,而且大都为绿色,而不是白色。

第二,鉴汤色。真品碧螺春用开水冲泡后是微黄色的,第一泡的茶汤可能有短暂暂的浑浊,稍等片刻后汤色就会变清,色泽比较鲜亮。而加了色素的碧螺春的汤色是碧绿的,看上去有些黄暗,像陈茶的颜色。

第三,鉴口感。品饮时,先取碧螺春茶叶放入透明玻璃杯中,以少许开水浸润茶叶,待茶叶舒展开后,再将杯斟满。碧螺春茶的滋味鲜美甘醇,鲜爽生津,细细品味,兼有花朵和水果的清香。在口感上,素有“一酌鲜雅幽香,二酌芬芳味醇,三酌香郁回甘”的说法。假冒的碧螺春茶则不会有如此清香雅致的味道。

价 值 与 功 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来隽物有嘉名,物以名传愈自珍。
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
已知焙制传三地,喜得揄扬到上京。
吓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

——清·陈康祺

功效

(1)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碧螺春茶有提神健胃的功效,对上呼吸道感染病及消化道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的作用;同时,碧螺春茶中含有茶氨基,可以改善血液流动,在肥胖症、脑中风和心脏病的治疗方面可以起到一定效用;此外,碧螺春茶中还含有抗自由基作用的成分,可以有效防治癌症。

(2)碧螺春中的咖啡因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碧螺春不但能解除支气管痉挛,而且它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死的良好辅助药物。

(3)碧螺春还具有防龋齿、利尿、杀菌抑菌、治疗痢疾、保健肾肝脏器等多重功效。

玖储 存 方 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茶自昔知者稀,精气不关火焙足。

蛾眉十五采摘时,一抹酥胸蒸绿玉。

纤衫不惜春雨干,满盏真成乳花馥。

——梁同书

储存

碧螺春茶的保存方法还需要特别注意一下。传统的贮存方法都是纸包茶叶,以袋装的块状石灰穿插其中用来干燥,并放置缸中,密封贮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找到了更好的贮存方法。即用三层塑料保鲜袋将碧螺春分层扎紧,以隔绝空气,放在10℃以下冷藏箱或电冰箱内贮藏。实践表明,这种贮存方式可以使碧螺春保存的年限更久一些,而且色、香、味犹如新茶,鲜醇爽口。

茶就找珑友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