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

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会上

2023年徐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2023年全市水环境

主要指标达历史最优水平

声环境、土壤环境

农村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区域生态环境总体安全

详情如下↓

01

大气环境质量

2023年,徐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呈现平稳态势,优良天数比例66%。与上年相比,6项主要指标中,二氧化硫(SO2)和一氧化碳(CO)两项指标数据小幅下降,二氧化氮(NO2)指标浓度基本持平,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臭氧浓度分别为75微克/立方米、43微克/立方米、173微克/立方米,呈现小幅上升。降水酸度相对稳定,全年未发生酸雨污染。全市12个国家级点位降尘平均值为3.4吨/平方千米·月,同比下降5.6%,好于目标要求。

02

水环境

2023年,徐州市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分别为94.1%和97.7%,分别高于年度工作目标5.9个百分点和6.8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城市在用市级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

03

土壤环境

2023年,徐州市对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98个监测点位(基础点88个,背景点10个)开展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98个监测点位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风险管制值,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04

生物环境

2023年,全市空气微生物整体质量与上年相比保持稳定。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水生态综合指数年均值为3.64,与上年相比(3.6)上升0.04,评价级别处于“良好”水平。生物毒性与生物效应监测中,选取小沿河取水口断面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生物毒性监测,评价结果为“低毒/无显著”影响级别;选取骆马湖鲤鱼开展体内重金属残留含量监测,监测项目均达标。

05

农村环境

2023年,徐州市对7个县(市、区)11个代表性村庄开展了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综合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水质、土壤环境质量、农田灌溉水水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进行农村环境状况评价,各县域农村环境状况均为“良”,基本适合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

06

声环境

2023年,徐州市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并保持稳定。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各类功能区昼间、夜间平均等效声级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环境噪声限值的要求。城市区域昼间环境噪声总体水平评价为二级(较好),平均等效声级为54.5分贝;区域夜间环境噪声总体水平评价为三级(一般),平均等效声级为45.3分贝。市区道路交通昼间噪声强度评价为一级(好),平均等效声级为66.8分贝;夜间噪声强度评价为一级(好),平均等效声级为52.6分贝。从声源构成比例看,社会生活噪声仍然是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主导因素,其余依次是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

07

辐射环境

2023年,徐州市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辐射环境质量标准或处于天然本底涨落范围,与上年相比无明显波动。2023年电离辐射监测,徐州市空气吸收剂量率、气溶胶、地表水及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均保持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重点饮用水源地取水口水中放射性水平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3 个电磁辐射监测点监测结果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对公众暴露控制限值,电磁辐射环境整体稳定。

会上就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水环境质量改善与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请问在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支持配合下,我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紧盯点、片、面3个方面,积极推进控源截污。

一是抓好污水处理厂这个连续三年开展水污染物平衡核算,会同水务部门加快实施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并对44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我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较“十四五”初期提升13.65个百分点。

二是管住工业园区这个开展16家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6座、日污水处理能力5.75万吨、污水收集管网63.68公里,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全覆盖。同时,实施了涉挥发酚和涉磷企业专项排查整治,全市未出现因工业污染引发的水污染事故。

三是治好农业农村这个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治理率达47.8%,设施正常运行率达94.5%;7个涉农县(市、区)全部落实设施专业单位运维,其中沛县通过“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社会化治理示范县”验收。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门在保障河长治水长清方面会有哪些举措呢?

一是强化水污染全过程治理。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开展源头节水增效,处理过程节能降碳、污水污泥资源利用、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围绕片区管网开展针对性系统化整治,推进提升污水管网现场化管理能力。围绕精准治污实施市控断面排污口整治,推进建成区水体提质消劣。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农业农村部门凝聚共识,探索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整体推进农业源头减量、全量利用、末端治理、循环畅通寻求突破。开展全市重点行业涉磷企业规范化整治,推进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分质处理。

二是大力推进重点湖库综合治理。推进骆马湖流域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快补齐骆马湖水质监测监控体系,因地制宜开展骆马湖生态缓冲带建设,推进湖泊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严格执行《南四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联防联控机制2024年工作计划》;启动实施云龙湖、庆安水库综合整治。

三是推进河湖水生态保护修复。围绕河湖生态缓冲、控源截污、养殖退养、水生态修复等一系列做法,进一步推进尾水人工湿地、河湖缓冲带建设试点,持续削减入河湖污染负荷。利用枯水期有利时机,对于长期淤塞严重、支流底泥污染较重的河道实施生态清淤,全力削减内源污染负荷。

2023年,我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在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2023年我们有效保障土壤安全利用,“净土保卫战”取得积极成效。一是重点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动态更新全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县级政府与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督促重点监管单位落实土壤污染隐患排查、自行监测等污染防治法定义务,组织重点监管单位实施国家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项目,提升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水平。

二是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我们会同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工信局印发《徐州市化工等企业关闭遗留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工作整改方案》,全面推动高风险遗留地块落实管控措施。与资规部门组织评审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258份,并对评审后确定的污染地块,及时督促属地政府和土地使用权人落实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措施。对要求未达管控或修复目标、不符合土壤环境质量的地块,禁止进入用地程序。全市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并完成供应的地块,均落实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

三是严格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我们与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年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计划,制定年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进度安排,组织相关县(市、区)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加强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及时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效果评估。

徐州广电记者| 董师吟

编辑| 张旋

一审| 刘楠 姚亮

二审| 尚健飞 朱宸昕

三审| 张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赞+在看,告诉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