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睡眠的船舶作业频遭居民投诉

江苏宜兴:检察建议为夜间噪声治理献良策

正义网讯 “现在的分贝是41.7。”打破居民小区静夜的是偶尔的虫鸣和风声,临近小区的水上服务区内,船只有序停放在指定区域。近日,江苏省宜兴市检察院对一起交通噪声污染公益诉讼案件“回头看”时,干警们再次确认,困扰小区居民的夜间船舶作业噪声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2023年7月,宜兴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在履职中发现,辖区一小区居民王先生频频投诉夜间船舶噪声影响睡眠的问题。经调查走访,检察官发现,王先生所说的噪声来自距离小区仅100米的芜申运河宜兴水上服务区。

芜申运河是太湖水系和长江之间的重要内河航运通道,连接安徽芜湖与上海,有“水上高速公路”之称。宜兴水上服务区依城西锚地而建,集船舶机具维修区、水上加油站、仓储区及超市、餐厅为一体,为往来船舶及船员提供综合服务。整个水上服务区熙熙攘攘,夜间常有大至上千吨船舶停泊或休整后开航。船舶夜间作业产生的噪声如同惊雷一般,干扰邻近小区居民正常生活。

根据2008年出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该居民小区属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噪声限值45分贝。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对该居民小区展开噪声监测,结果显示,夜间噪声平均55分贝,超过规定噪声限值。经确认,噪声主要来自水上服务区的船舶作业。因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该院对这一情况立案调查。

2023年8月,宜兴市检察院向相关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履行监督和管理职责。

检察建议发出后,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落实主体责任。一方面,加大减噪降噪宣传,通过“水上交通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在锚地上下游设置警示线,提醒船舶晚上9点后不得停靠该锚地,以免噪声扰民;另一方面,在水上服务区醒目位置竖立告示牌和LED屏滚动播放标语,提醒过往船舶合理安排进出时间。同时,主管部门强化监督管理职责,加大查处力度,依法对不具有相应有效检验证书的船舶予以查处,切实提升监管能力。2023年11月,该院对涉案居民小区开展噪声检测,发现夜间噪声已控制在45分贝以内,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据了解,自去年3月深化噪声污染治理以来,该院主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深化溯源治理,截至目前共收集问题线索40余条,立案4件,督促解决问题30余处,噪声污染监管难题得到破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