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以冲突的战火愈演愈烈,停火协议谈崩,战争局面难以平息。

虽然以色列在美国的援助下,对巴勒斯坦进行着持续的高强度的破坏,但巴勒斯坦人的强烈反击,使得以色列也难以有所推进。

尤其是,巴勒斯坦民众采取地道战和游击战战术后,使得以色列一直处于被动的防御状态。

其实,历史上巴以这样的冲突已不在少数,可以说贯穿在很多人的一生记忆之中。

曾记得有一名记者采访一名巴勒斯坦少年的画面,面对记者的询问,长大之后想做什么的问题时,当时巴勒斯坦少年的回答让人陷入了深思。

那名少年并没有像大家所想的那样,说出所谓的要努力长大成为一名士兵,保护祖国之类的话,而是非常干脆的回答道,“根本就无法长大”

这是多么扎心的回答啊!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巴以冲突之频繁,几乎贯穿在了整个历史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如今,在巴以冲突的战火下,巴勒斯坦的民众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经济实力和国际综合实力较强的以色列,在美国背后的加持下,所受的苦难要比巴勒斯坦民众少得多。

宏观上看,战争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巴勒斯坦的经济发展,导致民众生活水平的急速下降,甚至很多人连最基础的温饱都解决不了,时时还面临着生命的危险。

尤其是女人和孩子,在以色列每一次入侵时,都是最先受到迫害的,场面之惨烈,让人十分揪心。

还有一个画面,一个只有三四岁的小孩儿坐在废墟之中,大声的哭喊着,身边是父母的尸体,路人匆忙而慌乱的逃窜,无一人过问和搭理。

想想这孩子的未来,真是令人心生怜悯,也许不久也会湮灭在炮火之中,也许会饿死。

而这样一幕幕的场景,绝不是个例,而几乎每天都在巴勒斯坦上演着。对于身处其中的人,也许看过了太多这样的画面,人们已经将痛苦变成了麻木。

这一切罪恶,都归结于巴以冲突的战火。如果要究其根源,一方面源于以色列的贪婪,另一方面也在于当年“阿拉法特”的错误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英雄“阿拉法特”

阿拉法特,全名拉赫曼·阿卜杜勒·拉乌夫·阿拉法特·古德瓦·侯赛尼,是巴勒斯坦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任巴勒斯坦国总统。

阿拉法特出生于耶路撒冷,少年时期即参与巴勒斯坦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活动。

1950年,他进入开罗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并当选为巴勒斯坦学生联合会主席。毕业后,进入埃及军事学院学习,并参与了埃及和以色列的军事冲突。

1969年,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开始领导巴勒斯坦人民进行反抗以色列的武装斗争。

阿拉法特一直致力于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民族权利,并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1993年,他与以色列签署了《奥斯陆协议》,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进程奠定了基础,并因此获得了199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阿拉法特在巴勒斯坦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声望,被誉为巴勒斯坦的“国父”。

但即使如此,阿拉法特依旧犯下了很多错误,其中有两个重大的错误,更是造成了巴勒斯坦如今的诸多苦难和当前丝毫没有停息的“巴以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拉法特的“两大错误”

1、错过建国机会

阿拉法特年轻时期,领导着巴勒斯坦人民与以色列开展了长期的斗争。虽然他在抵抗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激进的行为也引发了后续的诸多问题和挑战。

在阿拉法特的领导下,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巴勒斯坦人民反抗以色列的重要力量。

然而,随着斗争的深入,阿拉法特的激进策略开始引起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应该先建立巴勒斯坦国家,拥有一个合理、正当的政权,再以此为基础与以色列进行和平谈判。

1964年,周总理针对这一问题,还曾给阿拉法特提出过以下建议:

“不要太过于激进的应对以色列,应该先组织建立巴勒斯坦国家,拥有合理正当的政权之后,再去处理其他的事情”。

在周公看来,阿拉法特过激的行为,势必会扩大矛盾,且当时巴勒斯坦还没有建国,既没有合法性,也得不到联合国的支持。

由此,周公建议尽可能地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与以色列的争端。而后尽全力先建国,以此为基础寻求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当时的阿拉法特深受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对以色列的仇恨和愤怒使他难以冷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