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延迟退休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关于退休年龄的讨论中,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延迟退休”和“总工龄退休制”这两个概念。

然而,在2024年这个关键节点,有关延迟退休和总工龄退休制的传闻再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些传闻,官方终于给出了明确的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官方辟谣:网传的以总工龄为标准的退休新政策,不实!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关于“延迟退休”政策可能被“熄火”,进而替换为以总工龄为标准退休的传言。

总工龄退休制,即以个人的总工龄为依据来确定退休年龄。

这种退休方式似乎更能够充分考虑不同劳动者的实际情况,更加灵活和人性化。因此这一谣言迅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关注看看养老,助您养老金认证

针对网传的总工龄退休制传闻,官方进行了明确的辟谣。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期网上有多篇文章称从2024年开始,一些地方的人社局将开始根据工作年限来决定退休。

然而,山东、河北、四川、河南等多地的人社局均对此进行了澄清,表示这些网上的文章和截图都是虚假的,他们仍然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退休政策来执行,并没有说要根据工作年限来退休的事情。

在信息化社会中,我们要保持对信息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不盲目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对于涉及个人利益和社会稳定的政策调整,我们更应该以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为准,避免被谣言误导。

眼下咱们的退休情况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相关部门权威人士表示,这个标准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作为退休的基本规则。也就是,并非是工作满多少年之后就可以自动退休,而仍将按照法定退休年龄来确定的。

目前的这个退体年龄框架,始于1951年,至今已73年了。之所以切定这样一个退休年龄线,是因为当时我国的人均寿命不足50岁。

而如今,我国人均寿命已经超过70多岁了,人均寿命大幅度延长。这样的变化,为应对当今的老龄化带来了剧烈的挑战。因此,十多年前,关于退休改革,特别是延迟退休的说法,开始浮出水面。

国家明确“延迟退休” 仍是大方向

其实,早在2022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关键词:延迟退休,渐进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其中,“渐进式”意味着退休年龄的调整将是一个逐步、有序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种方式有助于减轻社会和经济压力,同时给公众足够的时间来适应和准备。而“弹性实施”则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和人性化。

以江苏为例,2022年1月30日,江苏人社厅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参保人员可推迟退休,推迟退休的时间最短不少于一年,本办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总而言之,网传的总工龄退休制已被辟谣,而延迟退休政策是结合国情的切实考量,并非一些空想或闲话。面对未来可能的调整,我们应摆正心态,精进工作,修身养性,共同迎接美好的生活。无论退休政策如何变化,积极面对,珍惜当下,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