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成本控制著称的小米,在这辆SU7上表现如何?做工用料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把这辆车拆开,从前后防撞梁开始,跟大家好好聊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小米SU7拆解:前后铝合金防撞梁,看到不少前辈的影子

车身蒙皮

前盖铝合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辆车只有前机盖是铝合金材质,其余覆盖件都是普通的冲压钢板。在这个价位的车中,铝合金应用并不算多,例如特斯拉Model3的前盖、四门都是铝合金材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引擎盖上没有任何吸音棉,这个价位的电车很多车都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盖是单锁扣设计,而运动型轿车一般都是双锁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机舱内能看到用于救援,断开高压电的高压互锁剪线装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特斯拉一样,这辆车也把热交换器、空调装在两个塔顶之间,并且为了增强车身刚性,还加装了一个铝合金支架。

前防撞梁

铝合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拆掉这辆车的前保险杠,能看到一根铝合金前防撞梁,厚度为3.88毫米,能覆盖车头的78.5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防撞梁截面呈“目”字形,为了避让大灯,上面截掉了一小段,所以从表面看像个“日”字形。防撞梁中间两根横梁有些弯曲,这种设计可以更好的吸能,和吉利浩瀚平台的欧米伽“Ω”形防撞梁设计有些类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防撞梁和保险杠之间有一根黑色的行人保护泡沫,内部有气压管和气压传感器,说明这辆车支持主动引擎盖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保险杠上装有一个毫米波雷达,还有应急解锁前机舱盖的正负极接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辆车的散热器和特斯拉一样,也是45度角倾斜放置,所以机舱内部留有相当大的空间,用于设置前备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箱导风口配有主动式进气格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hotgun从A柱向前延伸,与纵梁相连接,形成坚固的环形,估计这辆车的25%碰撞测试成绩不会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辆车的前吸能盒很长,超过了300毫米,直接插入前纵梁,这种设计极为少见,在我们拆过的300款车当中,只有吉利浩瀚平台下的车型采用类似的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防撞梁

铝合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防撞梁也是铝合金材质,厚度为2.02毫米,只能覆盖车尾的59.47%,宽度有些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吸能盒也是铝合金材质,没有溃缩褶皱和打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尾的塑料支架预留了高配的毫米波雷达安装位置,目前其他新能源车,车尾毫米波雷达几乎都是标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备箱盖凸出于后防撞梁,如果发生低速尾部,后备箱盖受伤的概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

前后铝合金防撞梁!

这辆小米SU7参数图片)的防撞梁用料水平不错,前后都是铝合金防撞梁,还安装了主动式引擎盖,虽然“弹”一次价格不菲,但确实能提升对行人的保护。小米汽车虽然造车晚,但干得快,走的都是捷径,因此这辆车留有不少前辈的影子,例如防撞梁、吸能盒结构类似吉利的浩瀚平台,空调、散热器等布局和特斯拉比较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不服不行。

那么关于这辆小米SU7的底盘情况如何?还请继续关注后续的拆车内容。(本文及视频中的测量数据结论观点仅对此辆车负责,测量数据对公示的实验方法负责。)

2024款小米SU7防撞梁评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