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五千多年以来,中华文明在“分”与“合”间绵延不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萌发、成长、强盛的整个生命周期与历史伸缩中,贯穿始终的共同认知与最高政治理想,是大一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一统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国家形态结构,也是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核心推动力。大一统如何产生,战国七雄之中为何是秦最终脱颖而出?就让我们从天时、地利、人和的角度来回顾那段历史。

开篇:

如果把中国看成一个公司,“大一统”就是中国的核心竞争力,这个公司从0到1的创业阶段正是以秦朝为开端的秦汉时期,秦朝之所以能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也是基于大一统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的历史演化。

秦朝奠定的大一统国家框架,被汉朝及后继者所继承,造就了中华民族强韧生命力,在内忧外患的近代跋险涉难,在继往开来的现代走向复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其说是秦朝造就了“大一统”,不如说是“大一统”选择了秦朝、成就了秦朝。

早在五帝时期,大一统思想就产生了萌芽,在上古中国初现雏形的时期,先民就已经形成共识,治理天下的大任应当交给有德之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周代,诗经收录的歌谣传唱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王作为天子,执掌天命,主宰天下,大一统已深入人心,然而国家形态依然是分散的分封制,诸侯林立纷争四起,先秦中国历经漫长的分裂与征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春秋时期,儒法墨等百家思潮激荡,儒家孔子作《春秋》奠定了大一统思想基础,商鞅、韩飞子等法家提出了完整的制度方案。

在激烈的战争对抗中,国家的形态、功能日趋完善。大一统呼之欲出,所需的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和一个有力的执行者。

秦,恰逢其时。

一、天时:秦朝大一统的历史必然

秦开启大一统的时代背景是战国后期,一个战字,道出了天下时局。

礼崩乐坏,西周王朝所建立起来的礼乐文化秩序已走向消亡。天下大乱,诸侯分治,从春秋到战国的三百六十多年中,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兼并征伐,最后剩余二十多个,这是一场国家间的生存竞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战国七雄时期后,强国与强国之间势均力敌,历经数百年抗衡,彼此间进退一步都意味着极大的代价,战争的惨烈更甚于前。

春秋战国初期,各国君主贵族都还是姻亲关系、相互留有一点情面,即使以战相争,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外交,由士阶层主导,按照一定的礼仪进行仲裁式交战。

到了战国中后期,战争就成为平民以人头、人耳数量论功行赏的大规模互相屠戮。再也没有温文尔雅,惺惺相惜的老式贵族做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秋时期,国家间的战争不过几万人规模,而战国时期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动辄斩首数十万。

为抢夺土地而尸横遍野,为争夺城市而尸骸盈城。

整个战国期间人口损失达到三分之一,在人类漫长的战争史中都是罕见的。长期战乱严重破坏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统一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在《英雄》电影艺术化的叙述中,阻止刺秦的两个字正是“天下”。为天下“大一统”,是秦的天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地利:秦朝大一统的地理格局

秦能以一敌六,天时不如地利。

荀子曾以形胜评价秦国的地理。今天形胜二字往往用来形容“风景形胜”,在战国时代形胜的本意指的是军事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冷兵器时代,地形是战争的胜负手,史记里写占据秦所处的地势便利向外用兵,如同从高楼之上向下倒水而势不可挡,正是成语“高屋建瓴”的由来。

中国地理西高东低,秦所处的海拔整体高于东方诸国,和六国作战如同一个站着一个趴着,优势显而易见。

秦东依黄河,南凭秦岭,又有函谷关、大散关、武关、萧隘扼守天险,国力强则出兵攻伐,国力弱也可退守关中,进可攻退可守,占据不败之地。

而六国所处的东方平原地带虽然四通八达,但也是腹背受敌的四战之地,六国强盛时互相攻伐内耗,虚弱时又要面对择机出关的秦军虎狼之师,战事纷起,难得喘息。

用围棋棋盘来看,秦国拿到的是金角银边,六国所持的是草肚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代中国农耕时代,地理因素也深刻影响一国的国力和持久作战的耐力。战争打的就是后勤,秦开启了中国历代强大王朝的耕战体系。

除了易守难攻之外,秦的地理格局也是秦强大军事后勤能力的保障,秦尽其所能攻略并经营了三大粮仓:巴蜀、汉中、关中。

巴蜀

公元前316年,巴国借蜀国交战向秦求助之机,秦假意援助双方,一举南下收取巴蜀。

公元前256年,李冰修建都江堰,大幅改善地理条件和农耕水利,将原本偏远荒芜之地的巴蜀之地转为“天府之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中

公元前312年,依托巴蜀战略腹地,秦联韩魏、攻楚齐,进一步获得富庶的汉中地区,将关中、汉中、巴蜀连成一片,三大根据地易守难攻,同样据有天险、为秦保障兵源和钱粮的后勤供应,秦还可从陆路、水路两路出击,攻六国所不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中

公元前246年,在获得巴蜀之地后,秦国开始修建郑国渠。郑国渠原本是韩国“疲秦”的计谋,希望以此消耗秦国国力,延缓秦的扩张,但秦有着更为长远的眼光,以十年之力将郑国渠完工,自此关中280万多亩盐碱地通过泾水灌溉而获得改良。

司马迁说,虽然关中人口和土地只占天下的十分之三,然而估量其产出的富庶,占到了天下的十分之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有关中地利,积极经营开拓巴蜀、汉中,以初代“基建狂魔”的热情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地理因素是秦成就大一统的基本盘。

三、人和:秦朝大一统的制度建设

国家的建立,是从人的聚集与合作开始,国家的发展,在于文化与制度的发展。大一统的国家,需要的大一统的制度与文化建设。无论是人才的擢用、制度的创新变革,秦在战国七雄中无出其右。

在大一统模式之前,华夏民族已探索过多种国家的可能形态。从西周“天下共主”的分封制、“春秋五霸”的联邦制,到“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儒家、纵横家、墨家百家争鸣,然而战国七雄不约而同都采纳了法家,这是残酷的战争环境下的现实选择,其中最为坚定彻底的执行者就是秦。

“国之大者,唯兵与战”,商鞅是秦变法的灵魂人物。在商鞅、韩非子等法家理论指导下,秦将国家组织动员能力推到了极致。

相比古罗马共和国动员1%总人口,秦可以动员8%-20%。这种高强度的国家动员能力,不仅为秦获得军事上强大优势,同时在新征服地区推行“秦制”进程中高效完成了大一统的制度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经春秋战国数百年割据、战乱、流离,政治分裂、文化多元,在秦推进统一进程中“普施明法,经纬天下”,将大一统从一种人心所向的共识与期盼变为可供遵循的制度和体系。

秦制郡县制打破了陈旧的分封制度,设立起全国36个郡和七百多个县,将县官、县学等一套相同的政治制度推行到全国区域终端,第一次建立起国家对地方的直接管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短十余年中,秦国每征服六国的一个地区,就推行户籍与乡里制度,并建立了从粮仓金库到男女老少马匹牲畜的详细档案。

之后刘邦入咸阳之时,没有带走金银珠宝,而是带走了天下郡县的户籍档案,正是这些户籍档案让刘邦阅天下于手中,在楚汉相争中精准运筹、决胜千里。

在统一的制度下,国家机器的运行效能得到充分释放。灵渠、都江堰、长城这些屹立千年至今的国家工程,见证了大一统制度的威力。

结语:大一统——秦朝留下的中华遗产

秦朝留下的大一统是一套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是历史进程选择的国家形态,也是一种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朝的大一统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和混乱,第一次实现了政治上的一体化。通过大一统进程所建立起来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完备的法律制度,是秦留给后继者的核心资产,为后来汉、唐、元、明、清等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

秦朝确立的大一统基本范式,让后续朝代建立与历史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与主线,在此后数千年大部分时间,中华民族都有着大一统的共识,在这种共同的政治信仰下才有可能实现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让华夏文明得以保持千年的领先地位。

交通、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统一措施与郡县制一起,促进了西周以来分封封建制下分散各地的中华文明的融合和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字成为了统一的书写形式,华夏区内语言走向通用,各地的人民之间可以更便利地进行交流。强大的文化内核使得后续多个民族入主中原后都接受中华文化,文化的融合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

大一统也加速了中国经济发展。统一的货币和土地制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都江堰、灵渠、郑国渠到长城,开启了国家工程建设的中华文明传统。

参考资料:

《春秋大一统的天人双重意涵》

《文史天地》

《陈苏镇谈秦汉帝国与大一统的命运》

《上海书评》

《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

《文化纵横》

《史记》

《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