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两千多年的朝代历史中,国都作为天下政治、文化、经济和军事的汇聚中心,统治者在王朝建立初期会慎之又慎地选择,往往都是在经过和朝堂大臣诸番辩论商议和自己的深思熟虑后才会作出最终决定,北宋王朝也不例外。

自秦以来,长安和洛阳往往都被视作国都的第一选择,然而在经历安史之乱及南北朝长期战乱遭到严重破坏后,两地已经不适合北宋王朝定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于北宋初期所处的政治经济条件,北宋统治者将定都的目光投向了隋唐以来崛起的开封,这为北宋王朝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给后来的王朝衰败尤其是“靖康之耻”做好了铺垫。

一、北宋立国时期天下未定,定都开封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原因和背景

(一)由于遭受长期战乱的破坏,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的优势逐渐被开封所取代

在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后的一段时期,虽然有过从临安迁都到长安的想法,但由于晋王赵光义等一众大臣的反对也只能作罢。

此后也有大臣提出迁都的建议,仁宗时期范仲淹就上书迁都洛阳,但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普遍看好迁都于长安或洛阳却对建都临安颇有微词的原因,主要看重于长安和洛阳的形胜条件。

由于临安地处平原四通八达无险可守,尤其是在后晋时期失去包括长城线在内的燕云十六州后,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北宋定都开封显得更是种冒险行径。

然而,长安纵然为形胜之地,但最终也未能凭借其山河险固的优势延缓乃至阻挡唐朝的灭亡。

隋唐时期长安洛阳虽然一度繁华,但由于人口增加过载,长安和关中地区资源的消耗也急剧扩大,再加上安史之乱以及后来长期的战乱,长安和洛阳的底蕴消耗一空的同时更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两地作为都城的优势开始被不断崛起的开封所取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极其复杂的政治军事背景,迫使着北宋统治者将开封定为都城的第一选择

北宋立国之时,天下并未大定,相反面临十分严重的分裂局面,导致其所面临的局面十分复杂。

与前朝不同,南方并未随着北宋初立而一统,而是如以往一样依旧处于十国分裂的局面,北方的契丹更是在那虎视眈眈,尤其是幽云十六州不复存在后,宋朝始终存活北方强大邻居政权的阴影之下。

在如此情形之下,宋太祖赵匡胤深知不结束南方政权分裂的局面便无法统一力量与北方强邻作战,所以采取了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政策,之后宋太宗继承着这项战略方针统一南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北宋统治者为了吸取唐朝末年的教训和杜绝“黄袍加身”的再次发生,采取了一系列大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北宋统治者为了避免藩镇割据的情形再次上演,开始调集全国一半的军队驻守在都城,以此来实现以都城为中心控制天下以及保卫都城弥补开封无险可守的劣势。

囤积重兵导致人口的急剧增长,由此对粮食资源的消耗急速增加,这迫使着新建立的都城必须确保能提供皇室的奢侈用度的同时还能供养得起天下半兵,而此时唯有开封能满足这些条件。

(三)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交通,吸引着北宋统治者定都在开封

在五代十国以前,开封与洛阳和长安两者的地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在长安和洛阳长期作为经济文化中心时,开封只是个郡县的地位。

随着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等相继定都于此,这为开封的物质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后周时期周世宗疏浚水陆交通,逐步建立了以开封为中心的运河网络,这直接促进了开封漕运的大力发展,同时也给开封的经济繁荣提供了强劲动力。

开封繁荣的经济和发达便利的交通条件,深深地吸引着北宋统治者于此定都。

二、北宋定都开封既有集天下水路于一身的优势,其自身无险可守的战略劣势也带来了严重后果

(一)发达的漕运和繁荣的经济,对北宋定都开封极具重要性

开封经济的发展繁荣离不开汴河、黄河、惠民河和广济河,尤其是汴河对开封的繁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开封便利的水陆交通尤其是发达的漕运,从始至终都是北宋立国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汴河为主的运河体系成功地将北方的政治军事中心和南方的经济重心连接起来,凭借着江南雄厚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输入,北宋政权所需的庞大军费开支和奢侈用度在一定时间内能始终维持着。

除此之外,开封利用自身漕运发达便利的优势还不断接济着国防前线,为北宋政权的巩固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立国初期,北宋面临着契丹和党项两个强敌政权的图谋,西北边境能否成功抵御外敌的入侵关系着北宋王朝的安危。

重兵囤于边境所需的花费物资仅凭边境城市税赋的一己之力无法承担,在军事紧急之时,往往还需要开封的漕运送至边防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封依托着东南赋税重心的优势,凭借着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北宋初期渡过了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维护巩固了北宋王朝的统治,这对推行宋朝的基本国策、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国家经济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二)定都开封造成冗兵冗费的局面,激化了阶级矛盾

北宋定都开封,虽然解决了大量人口消费的需求,但随着局势的不断发展,定都开封的弊端逐渐开始显现出来。

汴河虽然成就了开封经济的繁荣,但其时常发生的水患也是悬在开封乃至北宋头上的双刃剑,严重影响着开封的安危。

虽然北宋曾多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寻求解决之道,但最终都收效甚微,难以根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虽然重内轻外,但是并未采取抑制兼并的土地政策,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导致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虽然北宋没有发生过席卷全国的大规模的反抗斗争,但全国各地小规模的反抗斗争不断,从宋太祖到宋太宗时期不下百余次。

由于开封四周无险可守,统治者只能煞费苦心地屯集重兵于此,企图在军事布局上用重兵团团驻守来弥补开封地理上的劣势,达到以人数优势换取山川不足的缺陷。

军队人数的不断扩充,势必造成冗兵冗费的出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冗费的解决只能靠增加赋税搜刮百姓财富,这进一步激化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加深财政窘境的同时使国家陷入统治危机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定都开封使北宋政权国防积弱,最终亡于外患

在宋以前,自秦以来的诸统一王朝,御北向来都是其国防战略政策中的重要方针。

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心头之患,尤其是对于重文轻武的宋朝来说,更是如此。在都城的选择上,北宋统治者曾一度陷入两难之地,最终选择了利战不利守的开封作为都城。

北方屏障的尽失,使得开封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安全形势。虽然北宋初期统治者深知北伐的重要性,君臣上下一心都希望收复幽云十六州等失地门户,但奈何当时契丹实力强大,北宋难以战胜的同时还被南方诸多分裂政权牵制力量。

宋太宗后期,北宋与辽作战时已经出现了宋军被动挨打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太宗晚年确定了以兵屯为山河险阻的全面防御的国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京畿无险可守的缺陷,但却陷入了被动挨打、国依兵而立的局面,加重了国防的负担。

在辽被金灭亡后,北宋失去了缓冲区开始与金直接对峙,最终发生了“靖康之耻”这一国家悲剧。

究其原因,这与开封平坦的地势导致金军骑兵速胜和北宋冗兵冗费导致国防积弱有着不可脱离的关系。

三、北宋定都开封,对北宋王朝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定都开封,是北宋灭亡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北宋定都开封,主要是想利用开封居天下要冲的优势来实现居中原以制天下的战略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统治者利用便利的漕运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北宋择都开封成为历史的必然。

然而,选择开封作为都城对于北宋王朝来说也有着致命性的弊端,无险可守的缺陷和冗兵冗费使得国家积贫积弱。

虽然北宋的灭亡有着复杂深刻的政治经济军事原因以及跟后期统治者荒淫腐朽的统治分不开,但定都开封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自宋朝以后,历史上再也没有哪一个朝代选择在开封定都了,政治经济中心开始逐渐向迅速发展的东部地区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在北宋定都前,虽然开封自隋唐以来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但与长安洛阳等城市相比,其地位差距之大显而易见。

而随着北宋定都于此,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开始向开封转移,开封城迎来迅猛的发展,哪怕北宋灭亡后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整个城市依旧充满生机活力,文化底蕴不断得到积淀提升,时至今日依旧谱写着属于自己的新时代的篇章。

参考文献:

《史记》

《宋史》

《后汉书》

《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