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1年底开始,志愿军开始了大规模换装苏械。苏联老大哥当时正好在大裁军,因此能提供给志愿军的支援非常给力,大批二战时苏联制造的装备都给了志愿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志愿军的苏械师,是真正意义上的苏械师,不是国军美械师那种架子货。不但所有装备从手枪到大炮、坦克一概按苏军标准配置,连弹药基数也是按苏军的大炮兵基准来。

这使得志愿军装备为之一新,在其后的相持作战阶段,志愿军的苏械师直接是大炮轰完步兵上去收割。直接打得美国抱怨中国没有和谈的诚意,这边在板门店和谈那边用这种精锐部队抢地盘。终于人民军队也能将二十多年来享受的待遇,给自己的对手也享受一番了,人民军队第一次有了现代军队的模样。

下面码字的就向大家介绍,人民军队第一支实现了装备标准化的苏械志愿军,所使用的各式苏联装备吧。

手枪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T-33型手枪(7.62mm),也叫托卡列夫手枪。作为苏军的制式手枪,自然它也成为了苏械志愿军的标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志愿军使用该型手枪的照片码字的没有找到,只找到了这张装在枪套中的照片。不过这不一定是TT-33手枪,因为新中国在1951年引进苏联的机器,根据TT-33手枪图纸仿造过一批手枪装备给了部队。

这批手枪数量不多,但是对于新中国的军工意义重大,因为这是新中国进行的第一次武器制式化尝试。这批手枪被称为51式手枪,是新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制式化装备,关于该型手枪,以后在国造武器篇中再详解。

步枪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俄制步枪,莫辛-纳甘步枪(7.62mm)是永远的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枪在中国军队中装备的历史非常久远了,装备它最著名的部队就是国共合作的北伐军。被俗称为水连珠的该款步枪,在北伐军手中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将数倍于己的北洋军打得落花流水。

不过,国内很多网文都在极力贬低这种步枪,给它硬扣上了一个‘脚蹬枪’的名字。总之一说起苏制武器,就一定要跟粗制滥造工艺落后挂上钩。

对此码字的在这里列一个名单给大家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狙击手中的顶级大佬,裸眼打出狙击手第一名的白死神

1.西蒙·海耶狙杀542人(芬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唯二狙杀上500人的两名狙击手之一的伊万·西多维克

2.伊万·西多维克(苏)狙杀500人;

3.Nikolay Yakovlevich Ilyin(苏)狙杀494人;

4.Ivan Nikolayevich Kulbertinov(苏)狙杀489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间演示狙击枪者为Vladimir Nikolaevich Pchelintsev

5.Vladimir Nikolaevich Pchelintsev(苏)狙杀456人;

6.Mikhail Ivanovich Budenkov(苏)狙杀437人;

7.Fyodor Matveyevich Okhlopkov(苏)狙杀429人;

8.Fyodor Trofimovich Dyachenko(苏)狙杀425人;

9.Vasilij Ivanovich Golosov(苏)狙杀422人;

10.Stepan Vasilievich Petrenko(苏)狙杀422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第一女杀手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

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苏)狙杀309人。

世界合法杀人前十名,还有世界合法杀人第一女杀手,他们都使用的是同一款步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志愿军第一狙击手张桃芳,他使用的也是这种步枪。为了适应上甘岭的坑道作战,所以他使用的是短小的,没加装瞄准镜的莫辛-纳甘m1944步骑枪。在上甘岭上的32天内,张桃芳射出了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方官兵!

面对这些被记入史册的人物,所谓粗制滥造脚蹬枪的说法是多么的滑稽。

莫辛-纳甘之所以如此精准,据说是因为它的枪管部分采用了悬浮枪管设计,而悬浮枪管技术是现代狙击枪的标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桃芳在向战友讲解狙击要领,这一脸的霸气不愧为人民军队的第一狙击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完个例我们再来看看团体战绩,1952年-1953年志愿军冷枪冷炮运动,志愿军共毙伤美韩军5.2万余人,平均每两发子弹便能毙伤一名敌军。这其中脚蹬枪莫辛纳甘居功至伟,志愿军基本都是裸眼射击却能打出人均狙击手的水平!

由于上甘岭坑道作战的特点,所以志愿军普遍装备的都是短小的莫辛-纳甘m1944步骑枪。这种枪很少装瞄准镜作为狙击枪使用,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遗憾,如果当时给张桃芳等神射手配备瞄准镜,那上甘岭上志愿军神射手们的战绩无疑将会更加优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起张桃芳来,志愿军的另一位狙神邹习祥显然更加高效,他在上甘岭上坚守了43天,仅以206发子弹击毙美韩军203人!

因此邹习祥被授予了‘冷枪英雄’的称号。

邹习祥和张桃芳一样使用的是莫辛-纳甘m1944步骑枪,照片中他正向装备着波波沙冲锋枪的战友,介绍自己打冷枪狙击的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朝军队欢庆获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被高高举起的莫辛-纳甘m1944步骑枪格外抢眼。凭借着莫辛-纳甘优异的性能,1952年4月至8月,中朝军队狙击歼敌达13600余名!

当时志愿军还总结出了如下的冷枪经验:洗澡的,等他脱下一条裤子再打;拉屎的,等他蹲下后再打;坐汽车杀个的,等汽车上坡转弯时再打......

志愿军其中有些狙击手的诞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像是被称为阵地猎手的志愿军狙击手庞子龙,他本是一名貌不惊人的炊事兵。因为他一直负责给阵地上的志愿军狙击手们送饭,他每天看这些狙击手击杀敌军十分羡慕,有一天他一时手痒便趁着狙击手吃饭的时候,拿起狙击手的水连珠步枪试射了一枪,结果直接击毙了一名敌军!

从此以后炊事兵庞子龙被调到了第一线进行狙击作战,在3个月的时间里毙敌54人!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