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皇帝李隆基备受争议。他对待兄弟和儿子的态度截然不同,这种反差引起人们的深思与推测。

他为何对兄弟展现宽容和仁爱,而对待儿子却显得冷酷和冷漠?是因为他认为儿子的存在带来更大的威胁吗?在这背后,是否存在着权力游戏和家族阴谋的隐藏情结?让我们一同揭开李隆基与家人之间那段错综复杂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兄弟情深,玄宗的"战友情"

李隆基登基后,对待兄弟的态度非比寻常。他将当年居住的五王宅改为兴庆宫。在兴庆宫西南各建一楼,常常召集兄弟们登楼同乐。

为了增进兄弟们的欢乐,他还特意在寝宫设置了五个王帐,每位兄弟一个,另外还定制了一条长枕,方便与兄弟们同枕共眠。

只要兄弟中有一人生病,他就整日不进食,整夜不安眠。曾心怀忧虑地说道:“兄弟,朕手足。手足不立,朕身则废。何暇顾得美食安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与李隆基对待儿子的苛刻相比,形成了明显的对照。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兄弟们已经表现出了他们的忠诚。在李隆基登基的过程中,李成器、申王、岐王等人立下了重要的功勋,坚定地支持了兄弟的一方,并在诛灭太平公主的起义中积极参与,亲自率领军队出战,斩杀太平党徒,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二,儿子们相较于兄弟们来说,对于君臣之道的理解较为有限。作为老大,李成器充满智慧和镇定,他避免与外臣接触,表现出恭顺和谨慎的行为,从未干涉政务,偶尔会提出一些规讽,这赢得了玄宗特别的崇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成义和他的弟弟们,包括李范和李业,都非常懂得保持低调与谨慎,绝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们聪明地遵循着韬光养晦之策,使得玄宗对他们非常满意。

第三,兄弟们赶上了绝佳时机。众所周知,玄宗的一生经历了截然不同的阶段:初期勇猛果决,智慧非凡;后期则陷入腐败享乐、昏庸无策的境地。与此同时,五位王子均已在开元年间辞世,恰逢玄宗执政的盛世时期,他们抓住了难得的良机。

第四,展示亲情时,兄友弟恭比父慈子孝更容易,这一点玄宗深有体会,他在家族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成长,深知此理。对兄弟们的宽容与关爱不仅丰富了自身的品德,也使其与那些陈腐的家族厮杀观念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树立起仁慈天子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苛的皇子制度

他实施了史上最严苛的皇子制度,禁止了诸多行为,如违背旨意、与外臣交往、结党营私等,毫不留情,彰显了严酷的统治风格,完全缺乏亲情关怀。

"一日杀三子"的事件堪称最为著名。在开元二十五年,因为武惠妃备受宠爱,得到了李林甫的支持,寿王李瑁逐渐显露夺嫡之意。而太子李瑛则备受冷落,经常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聚在一起,发牢骚,抱怨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惠妃匆匆赶到玄宗面前,泪如雨下地控诉太子串通结党、诽谤皇帝,甚至企图置她母子于死地。玄宗听罢,不寻根究底,不加追问,竟将李瑛兄弟的怨言当成了铁证,当天便发布了三道谕令,先废黜太子,次日贬黜其家人,继而追赐兄弟三人死刑。

对待儿子的严苛与玄宗对待兄弟的宽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对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首先,兄弟们已经彰显了他们的忠诚,而儿子们则尚未如此。在李隆基登基的过程中,他的两位兄弟都表现出了卓越的功绩,并坚定地支持了他们的兄长,这种战友之情使得李隆基对他们的信任不可动摇。

然而对于他的儿子们来说,他们尚未面对过如此严峻的考验,因此李隆基对他们的戒备自然更为严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兄弟们对君臣之道的理解超过了儿子们。李成器作为老大,他思虑成熟,总是与外臣保持距离,并始终表现出恭敬和慎重的态度。

他从不过多干涉政事,偶尔发表一些警句,赢得了玄宗的特别尊重。相比之下,大多数儿子年轻气盛,对君臣之道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更容易被外臣拉拢,成为政治斗争中的棋子。

然后,兄弟们运气不错,他们正好在一个适宜的时刻出现。五位王父都在开元年间去世,正好与玄宗统治的光辉时代重叠。而他们的儿子们大多在天宝年间出生,正值玄宗开始堕落享乐、昏庸无能的时期,他们的处境自然要更加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更容易展示亲情的是兄友弟恭,而不是父慈子孝,这是玄宗在残酷家族纷争中得出的结论。

玄宗深知,对兄弟们的宽容和关怀不仅能够增强自己的威望,还能与祖先们的兄弟之情形成鲜明对比,使自己树立起一个有仁爱之象征的天子形象。相比之下,要在朝堂上展示对儿子们的亲切和爱护却并不容易。

总的来说,李隆基对待兄弟和儿子的态度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他考虑到了权力的因素。对于兄弟们而言,只要他们选择了远离政治,专心享受生活,皇帝就可以展现出一些亲兄友弟的态度,毫不为过。

皇子们的处境则迥然不同,若沉湎享乐自取败象,将会面临家法、国法等严厉制裁;而若积极向前迈进,又可能触及皇帝的痛处,被误解为企图夺嫡或提前登基。这便是李隆基所谓的“防范之弦”的含义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玄宗的"战友情"

众所周知,李隆基登上皇位的过程并不平坦。在与姑母太平公主的争斗中,他的两个兄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成器作为长子,本来天然拥有继承的权利,但由于父皇倾向于李隆基,并且得到姑母的支持,他坚决地放弃了太子的位置。随后,当太平公主试图挑拨和诱惑他“废太子,以你取而代之”的时候,他转身向自己的兄弟明确表达了这番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羽林大将军的职位使得申王、岐王、薛王在当时权势熏天。尽管他们并无夺取太子之位的资格,但倘若他们背叛了姑母,对禁军的掌控将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