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从洲将军是我党著名的爱国将领,在早年间他便坚定了对我党忠诚信仰,但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又继续在国民党部队中待了近二十年,选择了在另一条更加危险的战线中为我党尽心尽力。

特别在西安事变时,他深明大义,亲自参与到了这场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的事件中,最终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从而使内战停息,一致对外。

在建国后,孔从洲将军还与毛主席成为了亲家,但他却从来没有凭借这层身份谋取过任何私利,始终低调做人、不张扬。

也因此,在1991年孔从洲将军去世时,军委紧急派委员迟浩田前来悼念,并传达指示:“对孔从洲中将的悼念规格要比军区正职高。”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功劳与人品才能配得上这种待遇并成为毛主席的亲家呢?请看下文。

一、为党潜伏,不忘初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从洲将军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桥梓口村的一家书香门第,从小便喜爱读书,1921年,在他15岁时考入了名校长安民主中学,但不久后不幸家境中落,被迫终止了学习生涯。

在经历了这一人生的重大变故后,孔从洲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陷入了一段时间的迷茫期,在此期间他听闻了当时西北的著名将领杨虎城正在响应救亡图存的号召创办教导队,便想去那里一试。

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孔将军的这一选择十分正确,因为杨虎城创办的这个教导队是由我党陕甘宁边区负责人魏野畴同志提议的,在这个教导队中有着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课程,在这里,机敏好学的孔从洲很快就认定了这才是能拯救未来中国的学说,他终于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马列主义为指导后,孔从洲的军事能力也得到了飞跃般的提升,他从原先不懂军事的书生,很快就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指挥员,在杨虎城这里升任到了团长的职位。

但心始终在共产党这一边的孔从洲却不在乎这种高官厚禄,他迫切地想成为一名共产党人,在四·一二反革命事变爆发后,看到数万共产党人被蒋介石阴谋残害,孔从洲更是感觉到自己心在滴血。

在这种党的危难时刻,他不仅没有避退,反而主动找到魏野畴,说希望自己可以尽快加入共产党,从而一起对付国民党反动政府。

但魏野畴却婉言拒绝,对他说:“现在党内虽然情况危急,但你是少数没有被国民党清算的对象,现在你留在党外才能更好地帮助党内。”

孔从洲在魏野畴的建议下,便就此在国民党中“潜伏”了下来,后来国民党又多次对红军发动围剿行动,每次围剿都动用了几倍于红军的兵力,声势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从洲此刻在西北,对远在江西的红军帮不上任何忙,眼看红军伤亡越来越多,他心中焦急,又找到了同样从事地下工作的南汉宸同志,再一次申请入党。

孔从洲将军在这次申请入党的过程中,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他怕自己什么都没做红军的火种便被反动势力扑灭。

但南汉宸同志向他传达了党的指示,他说党组织认为孔从洲党性坚定,入党已没有任何问题,但此时孔从洲深得杨虎城信任,还是留在党外更有利,现在事态发展复杂多变,保不准杨虎城部队会有与红军兵戎相见的那一天,到时候孔从洲也说不定会发挥出大用处。

孔从洲知道了中央对他是这样的安排,闻言便重重点了头,从此便在杨虎城部队里彻底蛰伏了起来,接下来的日子里杨虎城愈发器重他,孔从洲便最终在杨虎城的第17路军中担任了警备第2旅旅长的职位。

二、西安事变立奇功,解放战争终入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36年,红军的星星之火终于在毛主席的英明指挥下保留了下来,并在延安这里再次燃起了熊熊烈火,而始终把红军看作眼中钉的蒋介石罔顾日军在东北、华北的侵略动作,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却还是要坚决打内战。

但到达了延安的红军愈加顽强,多次打败国民党的进攻部队,蒋介石恼羞成怒,又加派张学良与杨虎城的东北军与17路军来进攻红军。

东北军将士上下都渴望回到家乡,杨虎城将军的部队也都是爱国人士,因此这些战士皆战意消极,极力反对继续打内战,张、杨二人也多次劝谏蒋介石要一致对外。

蒋介石见东北军与17路军在到达西北后几乎没有发动过什么像样的进攻,勃然大怒的他便飞往西安,对张、杨二人进行督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