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0年,一位年迈的妇人在香港溘然长逝,家人将她安葬在香港九龙荃湾华人永远坟场。32年后,孙中山侄孙来到这里,又将她的遗骨改葬在了孙中山的故乡——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来,每日到翠亨村瞻仰孙中山故居的海内外华人络绎不绝,但人们对这一突然多出的墓并不注意。其实,这个墓的主人并不是旁人,她就是孙中山的红颜知己陈粹芬。

陪伴孙中山20年,却无名无分

众所周知,孙中山先生在革命的道路上先后有过两位贤惠的妻子,一位是原配卢慕贞,另一位便是被誉为“国母”的宋庆龄。但其实,在孙中山心里芬,陈粹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

陈粹芬原名香菱,祖籍福建厦门同安。早年间,陈粹芬的父亲随厦门商人来到香港求生,在这里陈粹芬出生了。陈粹芬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只可惜由于父母早亡,家境一日不如一日,陈粹芬耽误了学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粹芬

1891年,19岁的陈粹芬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在好友陈少白的介绍下,她认识了来香港学医的孙中山。

初次见面,孙中山就中国如今形势侃侃而谈,他向陈粹芬表示,他一定会效法洪秀全、石达开推翻清政府,为百姓建立一个自由的国度。

出身贫穷的陈粹芬从未听到过如此豪情壮志,她被孙中山的理想所感动,当即表示也要参加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中山

陈粹芬生得眉清目秀,性格也非常好,又颇具贤德,在朝夕相处中,她与孙中山渐渐产生了感情。

第二年,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之后便在澳门行医。他医术高明、善待病人,又常常采取义诊赠药的方法,为反清收揽人心。渐渐地,孙中山的诊所声名大噪,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不料,孙中山的名声引起了一位葡籍医生的嫉妒,此人想方设法给孙中山使绊子。无奈之下,孙中山只好被迫迁至广州。在此期间,陈粹芬一直不离不弃地跟随,不仅照顾孙中山的生活,还暗中宣传革命,甚至拼死掩护孙中山离开广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是1895年,在推翻清朝、拯救中国的道路上四处碰壁的孙中山,和战友邓荫南等人回到香港,集结力量,决定在广州起义。

为了准备起义,革命党人从香港采购武器运回广州。不料,在起义前夕,负责起义的陆皓东在运输军火的路上出了岔子,所有军火都被清兵缉获,不少革命人也被逮捕。

此次变故导致所有筹谋化为乌有,孙中山也被迫不能露面,只能躲在亲戚家观察事态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中山

不久,孙中山从密报中得知陆皓东已经被处死,他的身份也已经暴露,清政府正以重金悬赏捉拿。情况万分紧急,孙中山决定马上撤离广州。

次日,陈桂芬随孙中山从广州乘船经顺德到了香山县,然后又转道澳门,接着又到香港,再亡命日本。后来,孙中山经美国赴英国,陈粹芬则留在日本。

1897年,孙中山从英国蒙难后到日本,继续从事反清革命活动。那段日子,清政府频频派人暗杀孙中山,陈粹芬总是用娇弱的身躯挡在最前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中山与陈粹芬

她不仅用女性的温柔与细致在精神上给予孙中山鼓励,有时还冒着生命危险替反清革命人运输枪支弹药。为反清的进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陈粹芬的付出孙中山十分感激,对她也极为尊重。

有一天,孙中山在和日本友人聊天的时候,对方问他最喜欢什么,孙中山毫不犹豫地说:“歌名、女人和书。”

孙中山告诉友人:“过去千百年来,人们认为女性只不过是男人的附属品,充其量做个贤内助。然而我认定,女性和母亲应该是同义语。当妈妈把她身上最富有营养的奶汁喂给孩子,当妻子把她真诚的爱献给丈夫,她们的贡献是那么无私和高尚,这难道不值得爱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中山与陈粹芬

当时陪伴在孙中山身边的女性只有陈粹芬,这段话想来也是从侧面赞美陈粹芬的付出。

从1891年到1912年,陈粹芬在孙中山身边待了21年,时间之久,导致有人误传她为“孙大总统夫人”。但实际上,陈粹芬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名分。

悄然退出,为宋庆龄送上祝福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从美国回国。第二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卢慕贞和两个女儿赶到南京与孙中山团聚。

但就在孙中山事业、家庭都获得稳定的时候,陈粹芬却悄然淡出了孙中山的身边。这成为了后世最难破解的一个谜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中山

关于陈粹芬的突然离开,社会上流传的说法不一。有的人说陈粹芬患上了肺结核,怕传染给孙中山,因此离开;有的人说陈粹芬自认为知识欠缺,再加上自己的出身,所以有了自卑感;还有人说,陈粹芬长期与孙中山在一起却无名无分压力巨大,所以离开。

但不论哪一种猜测,都无法避免一个事实,陈粹芬是自愿离开孙中山的,且在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时,她还送上了祝福。她说:“中山娶了宋夫人之后有了贤内助,诸事尚顺利,应为他们祝福。”这种坦荡的胸襟,实在令人敬佩。

1914年,陈粹芬没有告诉任何人,只身赴南洋,隐居在马来半岛槟榔屿,与商人陆文辉合股经营橡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粹芬跟随孙中山多年,但自己始终无所出,为了排解孤独寂寞,她抱养了一位姓苏华侨的女婴作为养女。她给养女取名孙容,跟随孙中山的姓氏,这说明她依旧怀念与孙中山之间的情缘。

虽然各种资料中都没有显示孙中山曾经给过陈粹芬名分,但从孙家对陈粹芬的态度来说,陈粹芬在孙家的地位可见一斑。

由于一生未育,陈粹芬待孙中山的儿女视如己出,孙科也真心视她为母亲。陈粹芬的橡胶园经营失败后,过了一段拮据的日子,孙科得知后立刻亲自接济,并请她回澳门居住,但陈粹芬不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科

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陈粹芬才应孙科之请,带着养女回到了香港,住了一段时间后又迁到澳门居住。

第二年,孙科又将陈粹芬母女俩接到广州的家中,并委托她照顾儿子孙治平、孙治强两兄弟。陈粹芬像亲祖母一样对待两个小孙子,给足了两个孩子关心与照顾。

后来,养女孙容改名苏仲英,与孙中山的侄孙孙乾结婚。他们将陈粹芬接到身边赡养,孙科嘱咐孙乾夫妇一定要细心照顾她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粹芬(中)与女儿苏仲英、女婿孙乾一家合影

过了大半辈子动荡生活的陈粹芬,到晚年终于享受到了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

值得称赞的是,她与孙中山的原配夫人卢慕贞情同姐妹,相处和谐。晚年两人常聚在一起,谈天论地,十分亲密。

1949年仲夏,孙科夫妇意前往澳门为母亲卢慕贞过83岁生日。当天,卢慕贞挽着陈粹芬的手缓缓走下楼梯,见者都称两人状至亲昵,宛若姐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粹芬(前排左三)与孙中山 原配夫人卢慕贞(前排左四)、孙中山大哥孙眉、孙科等祭扫时合影

陈粹芬在孙家受到认可还有一点可证明。广东习俗素有“侍妾”及“平妻”的说法,孙中山的兄长孙眉承认陈粹芬为家族中的一员,便按照年龄长幼为序,在孙氏家谱中将陈粹芬列为孙中山的侧室,位置在卢慕贞之后、宋庆龄之前。

1960年,陈粹芬去世后,她暂被安置在香港九龙荃湾华人永远坟场,三十多年后,孙乾将她又转到了孙中山的故乡,也算是落叶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