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安阳5月23日消息(记者 彭华)当前正值小麦灌浆后期,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抓好小麦关键时期的田间管理,促进夏粮高产稳产呢?连日来,河南省安阳市农业专家服务团团长王刚带领市管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农业技术指导。

“收割前再浇几遍水?”“得了锈病用什么药?”5月15日,在殷都区伦掌镇中岗村的田间地头,不断有农民向专家咨询。专家查看小麦生长情况后,针对当前存在的肥水管理、土传病害等问题,面对面给农民答疑解惑,并留下个人联系方式,以方便随时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指导。

“小麦灌浆盛期要重点关注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干热风防范、后期倒伏等问题,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王刚说,各地要结合白粉病、叶锈病等病害发生情况,科学混配喷施烯唑醇、戊唑醇、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复硝酚钠等杀菌剂、叶面肥、调节剂,做好“一喷三防”。

干热风是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面积大,出现频次高。如何有效预防干热风给小麦生产带来的危害呢?王刚说:“土壤墒情不足的地块,通过喷灌、微灌、滴灌等方式少量补水,改善土壤墒情,增加田间湿度,保持水分供应,可以提高小麦抵抗干热风的能力。浇水时最好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小水浇灌,切忌大水漫灌。在小麦籽粒灌浆后期尤其是小麦成熟前的10天到15天内,不再浇水,以免降低根系活力,甚至出现缺氧窒息,造成植株提前死亡而影响小麦产量。”

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倒伏时有发生。今年,安阳市麦田群体整体偏大,后期存在潜在倒伏危险,要避免在灌浆中后期或有大风的天气前浇水,防止倒伏发生。

小麦成熟收获时间短,极易发生不可预测的灾害性天气,必须抢抓时机,科学收获。要在叶片枯黄、籽粒变成蜡质状、籽粒干重达到最大值的蜡熟末期及时收获。

农业专家服务团还向农户赠送了《如何科学有效防范小麦干热风》《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览表》《小麦单产提升技术手册》等农业技术读本和农业技术挂图,将农业科技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