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产能过剩”之后,美国总统经济顾问、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布雷纳德又抛出“第二次中国冲击”的概念,无非地球就这么大,容不得中国这头大象到餐桌上。从碳排放到新能源,未来还有大飞机和芯片,中国离耶伦之流设定的“无害繁荣”越行越远,“基于规则的秩序”眼见已经开始礼乐崩坏,再这样下去就要认真考虑是不是玩不起彻底掀桌子了。

然而从中国的角度,到2035年最大的命题,就是作为一个十四亿人口的经济体,能够整体迈过工业化发达国家的门槛。从工业革命到现在,把所有工业化发达国家的人口加起来,包括美国、西欧、日本、加拿大、澳新,基本上就是十亿人口的量级,也就是普京最近反复说的“黄金十亿”。如果中国作为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国家通过实体制造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整体加入到这个俱乐部,其意义和影响无论如何评价都不过分,这才是他们所有恐惧的真正源头。​

​中国与美西方的产业竞争,以及近年来在高科技领域受到的制裁与围堵,事情的本质是14亿本土的中国人,而非极少数精英或者润出去的所谓高华,能否靠自身的努力,不抛弃不放弃共同迈过发达经济体的门槛;归根到底关系到我们的下一代,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是否有权利整体过上更好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没有退路,也别无选择,唯有通过不懈的奋斗,迎难而上,持续攀登,勇毅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