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瓷板画作品《赣江风光》(局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邹武在创作瓷板画

5月21日上午,记者走进邹武位于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的画室,只见他坐在一块大型白釉瓷板前创作——正用料笔在瓷板上细细勾勒,神态专注。瓷板上的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瓷”上。

“为在瓷上作画,瓷板画采用的是特定油料和耐高温的瓷用颜料。但在放入窑中烧制的过程中,颜料颜色会有所变化,所以为保证色彩纯粹、可控,基本上一支笔蘸一种颜色。”邹武介绍,每一件瓷板画艺术品都要经历拍图、勾形、修像、烧制、窑变加色等多道工序才能最终成型,随后流入市场、走进千家万户。

“上个世纪,在南昌胜利路、中山路和象山路等繁华路段曾分布着上百家瓷像店,市场火热。”邹武介绍,南昌瓷板画又称肖像画、瓷像,源自景德镇。1915年,瓷器彩绘名家梁兑石,即南昌瓷板画第三代传承人,在南昌中山路开设丽泽轩瓷庄后,景德镇的瓷上艺术便被带入南昌,并在南昌落地、开花,南昌瓷板画也开启了辉煌发展之路。

邹武介绍,南昌瓷板画是江西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是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陶瓷彩绘和西方摄影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堪称烧瓷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以瓷板肖像画见长。早在清末民初,瓷上肖像画就在南昌及其周边地区悄然兴起。2008年,南昌瓷板画成为了南昌市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经百年时光、六代传承,如今,南昌瓷板画也已融入了动物、山水、花鸟、民俗等多种绘画题材,不再拘泥于人物肖像,且走出了国门,不少作品名扬海外。

本报融媒体直播节目“非遗之光·南昌瓷板画”将深度挖掘南昌瓷板画技艺背后的非遗特色,为大家讲述背后的传承、创新等故事。敬请期待!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西新闻国内国际娱乐教育理论评论旅游体育问政江西大江专题江西日报信息日报江南都市报新参政文摘新法制报通讯员全部

江南今日版面

江南都市报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