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纣王一愣,玉碎香消实怜。娇容云鬓赛仙,这是他在得知妲己离世的消息后流露出的感慨。在封神榜中,纣王曾留下两首诗篇。其中一首献给女娲娘娘,赞美她的美貌,却带有一些冒犯之意。这引起了女娲娘娘的愤怒,她特意派遣九尾狐狸化身为人间绝世美女苏妲己,以迷惑纣王,使他陷入一系列荒唐的行为。这最终引起了民愤,导致商朝的覆灭。在这段历史中,纣王的诗歌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注脚,记录了他在权谋和美色之间的迷失与悔悟。

《封神演义》实为一部小说,其情节涉及许多虚构的神幻元素,不应被视为真实历史记载。商纣王时代已远离现代,对于那段时期的历史真相,我们只能通过后世史书中零星的记载来推测。由于时间的流逝,许多历史真相已经被遮蔽,因此我们需要依靠有限的历史文献片段来还原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

历史上真正的商纣王

纣王被尊称为帝辛,这个称号实际上是后来赋予他的。在“纣”的解释中,蕴含了“残益损善”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帝辛的真实身份并不为世人所熟知,而商纣王的名声却家喻户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历史记载中,商纣王并非毫无优点。年轻时的帝辛展现出文武双全的才华,既有强大的武力,又善辩口才出众,且对音律颇有了解,可谓多才多艺。

在那个古老的时代,强壮的体魄和过人的才华备受推崇,而帝辛则是一位天生具备神力的人。他从小就展现出出众的智慧,让他的父亲帝乙深感欣赏,早早地确定他为继任者。

然而,可惜的是,帝辛的性格存在一些缺陷。他固执己见,傲慢自大,缺乏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智慧,因此在大臣中间口碑并不好。可以说,帝辛拥有才华,但却不适合担任领导者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的帝辛怀抱雄心壮志,广泛扩张势力,成功击退蛮夷,为中国地图的形成奠定基础。当时的各部落纷纷感受到他的威势,纷纷进贡珍宝和美女。

同时,在政治方面,他提倡进行改革。然而,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任何急于改革的领导者都很难有好的结果。帝辛莽撞的性格导致他频繁与臣子产生冲突,渐渐地大臣们与他疏远。面对不听从自己命令的大臣,帝辛选择了采取暴力手段,甚至亲叔比干也无法幸免一死。

在《封神演义》中,纣王因亵渎女娲娘娘的雕塑而被天谴,导致国家灭亡。然而,《史记》中的记载表明,商朝灭亡早已开始显露端倪,外有忧患,内有矛盾的环境,以及无法取得民心的政策,逐渐将帝辛推向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商朝灭亡后,纣王遭受焚毁宫殿、死于火海的命运。至于妲己,在历史记载中,她同样因为被视为妖妃而被处死。在《封神演义》中,纣王死后被封为“天喜星”,负责管理人间婚嫁喜庆事宜。

历史上的妲己

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妖妃,常常与祸水联系在一起。妲己并非姓苏,而是出自一个名为“苏”的小部落。在纣王进行西征北伐的过程中,一些弱小的部落备受摧残。苏族部落为了生存,只能依附商朝,并献上最美丽的女子,其中就包括妲己。

纣王一见妲己,对她产生浓厚兴趣。妲己容貌出众,善解人意,善于迎合纣王。随着时间推移,纣王对她的宠爱日益加深,始终言听计从。在妲己的引导下,纣王采取了许多残暴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自身和妲己的享乐,纣王下令兴建了酒池肉林,整日沉浸在其中寻欢作乐。池中充满美酒,树上悬挂着烤好的鹿肉,一些宫女和侍卫被迫脱光衣服,在其中追逐嬉戏。这种荒淫的行为引起了国内外的议论纷纷,朝廷的风气也因此败坏,致使忠臣无门,小人得势。

为了惩罚反对自己的大臣,妲己甚至向纣王推荐了使用炮烙这种残酷刑罚。炮烙是一种将铜制柱子置于火堆上,涂抹上油脂,然后迫使犯人走上铜柱的刑法。在高温的炙烤下,几乎无人能够忍受。一旦无法承受高温,犯人便会失足掉入火堆。

这种野蛮残忍的场景令人不寒而栗,然而纣王和妲己却对此乐此不疲。他们不断对认为有罪的人施以炮烙之刑,将他人的痛苦当作娱乐的源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自身享乐,纣王肆意搜刮百姓财富,强迫他们为他修筑宫殿。这一情节在动画片《哪吒传奇》中也有所呈现:纣王希望太阳永不落下,让百姓永远为他辛勤劳作。在无数百姓的辛酸之中,摘星楼得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