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故事的主人公狂飙兄弟是一名网络博主,截至2024年5月17日,抖音粉丝超过280万。

这样的流量博主,还是有相当影响力的。

2

2024年5月16日,狂飙兄弟在连云港蔬菜海鲜直销市场遭遇“鬼秤”。

视频显示,涉事商贩的电子秤上放着一个砝码:500克砝码秤显示630克,分别按下单价一到单价三,可随意操控重量。

有个细节是,当博主提着一个红色塑料袋告诉涉事商贩:“这是在你这里买的爬爬虾,你一斤是65元,少了我半斤,大概就是30多元钱。”

卖东西短斤少两,应该不是连云港这家市场独有,也不只是这一个商家。一般来说,商家认错,然后赔偿,这样的消费纠纷也就解决了,毕竟这是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3

对此,该商贩的反应令人咋舌,直接上前抢夺塑料袋,扔到了地上。

这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想耍无赖,不承认,但要知道这可是有图有真相的时代,人人手中有一台摄像机啊。

4

在双方争执过程中,周围聚集了很多其他商贩。原本以为这些商贩会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可谁曾想到,他们居然把博主围住了,帮着女商贩说话,甚至还帮忙把她的电子秤给藏了起来。

事后证明,这里面就有几名是女摊贩的亲戚。

看来,他们用鬼称已经成为公开的不以为耻的事。

5

随后找到了市场管理方。没想到工作人员却要他删除视频,称只有删除视频才能帮他处理。

要求举报者删除视频,可能是,担心此事引发舆情,给市场带来不利影响。问题是,如果市场方依法依规管理,坚决遏制市场内出现“鬼秤”,让消费者买得放心,不是更好的做法吗?正如5月17日人民网评所言:遇事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寄希望于一删了之,既是徒劳,也暴露出管理思路出现了问题,这更让人担心。

可怕的是这几乎成了所有单位、部门,甚至是行政机关解决问题的首选和不二法门。

6

在网友关注下,5月17日,官方通报连云港海鲜市场商贩鬼秤事件:涉事商户已清理出场,抢夺手机人员已被辞。

但这样的问责显然难以满足公众的胃口,大家质疑:他们怎么就敢这样大胆?

7

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商户许某某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罚款3万元;对市场主办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并罚款35万元。

如果当时就承认错误,并给消费者赔偿,这38万元罚款是可以省下的啊!

现在不光要罚款,而且名声也扫地,真是判断失误啊。

8

区公安机关依法对存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市场主办方工作人员曹某某、王某某,涉事商户许某某及其亲属徐某某、时某某予以行政拘留。

因为一起消费纠纷,引发治安拘留,都是想不到的事。

9

总结一下:

做人要诚实,经商要诚信,不能欺骗消费者;

欺骗了消费者,在别人发现指出后,要及时道歉,赔偿,而不是耍无赖;

不能借着人多势众就欺负外地人;

作为外人要有是非观念,要坚持原则,而不能护短;

发生争执后要理智,不能野蛮从事。

总之,错了要道歉。可惜,这是许多人不愿意干的事。

2024年5月22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