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荷泽南站自5月10日因郭有才而刮起的一股超级“网红冲击波”,于5月20日被突然叫停。记者21日实地踏访发现,连续日均40万人流量的该站广场已重归往日的平静。

这真是忽如一夜梨花落,千万嚣声隐尘埃。

可怜那些从远道扎彩旗拉横幅车轮滚滚投奔“郭有才大哥”的直播同道们,到达心目中的“圣地”却遭遇逐客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这里一度异彩纷呈也好,群魔乱舞也罢,本文不作探讨。我只想解开一个疑点,就是在一座小城的废弃火车站,为何如此短的时间内竟然出现如此大起大落的网红现象?

郭有才自己肯定做不到。

那么除了资本平台幕后施展“妖术”之外,恐怕与当地官方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而这又形成一个悖论,既然不吝助推,为何又颁禁令?

为了理清脉络,我登录当地各类官网或官微,发现近期跟郭有才相关的报道确实比较集中,且仍挂在网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不懂“行”的人,应该仅从以上标题就能看懂,荷泽当地不仅想借助郭有才把老火车站打造成为年轻人追梦的“梦想绿洲”,而且要依托网红之力让荷泽南站爆红,让荷泽出名,旅游经济出圈。

不可谓不用心良苦。

而在省级的中国山东官网上,一条重磅综述更以全方位热情的笔调,抒发“这是好客的荷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说,随着一首《诺言》的爆火,菏泽南站也随之一跃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地。细看这个重新焕发生机的菏泽南站,亮眼的不止是“励志青年郭有才”“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博主”,还有现场随处可见的志愿红、环卫黄、交警绿、城管蓝……

为了接住这“泼天的流量”,菏泽各部门迅速响应,优化交通设施,优化扩容信号基站,扩建菏泽南站广场、安排临时公厕……

道路不平?现场拥挤?菏泽火速反应,直接把沥青车开到了菏泽南站,连夜修缮路面,升级直播区,修整路边的花草、路牌……保障大家的直播、出行体验。

信号不好?菏泽移动、联通、电信直接把信号车开到南站,并现场增设网络基站,直接把信号拉满。

道路不畅?停车困难?菏泽交警现场疏导交通,志愿者一路引导车辆寻找停车位。

卫生脏乱差?环卫工人忙不过来?城管、志愿者上马助阵,手持扫把、簸箕帮忙打扫卫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饿了?渴了?累了?手机没电了?志愿服务点有免费的茶水、充电宝,边休息、边吃瓜、边充电,还有免费的芍药花。还有爱心企业提供免费住宿,热心市民现场做大锅菜、熬羊肉汤免费提供。

近些年网络名人、网红打卡地也不少诞生,但像荷泽这样几乎全城行动、各部门出击的阵仗,甚至提供免费喝水、免费吃饭、免费住宿、还有免费的水果和菏泽芍药花……用当地官媒的话说菏泽这一波主打的就是一个有求必应,就是外地游客来到菏泽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菏泽的热情。这种豪横和志在必得的气势,实在并不多见。比起去年满城尽在卖烧烤的淄博也毫不逊色。

难怪短短不到十天,立竿见影,除了郭有才神话般暴火,全国各地网红也席卷而来。一时间荷泽南站成了全国注目的焦点,网红争妍的海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殊不知,被荷泽不遗余力付出血本点燃的这股火,很是让人猝不及防地急转直下,被其官方一纸禁止网红聚集和各种娱乐活动的通告即刻叫停。

到底为啥?

是因为网上不少声音指责这种网红文化是低俗文化,戕害青少年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是不少人质疑这种网红经济不仅对一座城市的发展无益,而且对其形象有害?

指责和质疑悬在那儿,但你听不到正面的回答。

荷泽方面称当地并未限制网红直播,只是出于保障学生中高考不受影响,所以另辟一处相对静谧的公园供大家直播使用。

这么说倒似合理。但想来当初专为打造荷泽南站这个地标性打卡地而采取的诸多免费和“有求必应”服务措施,不会跟随网红们一起迁移到公园。

因为从事情发展到现在的线条逻辑,可清晰看出他们当时大张旗鼓的做法直至现在果断叫停,一直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另有所图。

实质并非单为服务郭有才或普惠天下网红们,而是想要他们心目中光鲜的城市地标,亮眼的城市名片。和值得他们骄傲的政绩。

若非仅此而已,也是以此为大。

所以因为当时那样被托起,现在只好这样被摁下。

也因此,荷泽这场原本以为可以“富贵”较久的网红经济,真可能迅转直下,黯然收场,成为昙花一现。

那么郭有才和众网红们,请各赴前程,

好自为之罢。